圖片來源:博客來網路書店 |
還是直接引用故事摘要:
六個人圍坐在排了七個座位的餐桌旁。在那個空著的座位前面,放有一枝代表紀念的迷迭香--以悼念一年前同一天暴死於此時此地的羅斯瑪莉.巴頓。
現場六個人始終不曾忘記那個不祥的夜晚,羅斯瑪莉那痛苦扭曲至幾難辨識的容顏,腦中更是不斷縈繞著羅斯瑪莉那充滿波折的一生。可怕的是,眾人萬萬沒想到,這次撒旦又一次伸出它無所不及的魔掌……
在遠景版的克莉絲蒂(不到)全集(三毛主編)中,《魂縈舊恨》 是我挺愛的一本,書名很直接,就叫《萬靈節之死》。那時候的我還年輕,沒啥概念,搞不清楚萬靈節和萬聖節有甚麼不同,那年頭好像也沒啥網路或維基百科可以即查即得。現在,至少就可以到Google大神找找維基百科裏頭的〈萬靈節〉條目,裡面是這麼說的(資訊真的不多):
萬聖節或諸靈節(英語:All Souls' Day),又稱悼亡節,天主教稱追思已亡節或追思亡者節,是在每年的11月2日。這個節日是天主教會和聖公會的煉靈月的第二日,而這日是用作紀念及追思亡者,特別是已亡信眾的瞻禮日。
啊就是掉念死者的日子啦。 是的,羅斯瑪莉就在一年前的萬靈節因服下氯化氫而身亡。大家都以為她是因為流行性感冒引起的憂鬱症而自殺。死者的老公喬治.巴頓原來也是這麼以為,直到他收到兩封匿名信。一年後,同樣在萬靈節,喬治安排了前一年同樣一組人馬的六個人再次聚會,啊是要呼喚亡靈嗎?結果…喬治同樣因為服下氯化氫而身亡。
一年前的羅斯瑪莉是自殺?是他殺?一年後的喬治是自殺?是他殺?
這個橋段,可以衍生幾種可能性,例如羅斯瑪莉是自殺,但有人要喬治疑心生暗鬼,然後趁機毒殺喬治;也有可能羅斯瑪莉和喬治都是他殺。呃,《魂縈舊恨》倒沒有聲東擊西、混水摸魚,的確兩個人都是他殺的,那問題就是Whodunit & Howdunit & Whydunit?
以前年紀小不懂事,覺得那偶然發生的詭計謎團很有趣,但現在想想,ㄟ,真的有這麼容易嗎?不過這留待最後再說。
這次重看遠流版,覺得第一個優點是譯筆非常流暢,該記譯者一大功!對我來說,閱讀時的另個個人困擾則是得放在燈下讀,不然會覺得印刷字有點淡 (WFH眼睛用太兇了,有點退化?)
第一部的追憶,讓那六個人回憶他們記憶中的羅斯瑪莉。喔,羅斯瑪莉呀,就是Rosemary,迷迭香啦,這裡就牽涉到迷迭香的花語了:
留住美好的回憶、揮去回憶裏的憂傷、你讓我重生
果然透過第一部達到了追憶的效果。之所以要稱讚譯者(ㄟ,當然克莉絲蒂更厲害囉),是因為 這第一部閱讀起來不會覺得枯燥,也讓讀者從各個角落了解羅斯瑪莉這個人。
第二部則是描述喬治開始布局一年後的再次晚宴,一直到喬治死於晚宴中。第三部當然就是破案篇囉。
以下涉及故事情節,慎入!
好的推理小說有幾個優點,其一當然是兇手要合理且出人意表。這一點,《魂縈舊恨》做到了,兇手一直以某種方式出現在小說中,雖然都隱而未現。
不好的推理小說有幾個特點,其一是因為偶然而形成密室,其二因為偶然而形成完美謀殺。這本小說裡既沒有密室也沒有完美謀殺 (嘿,那你不是說廢話),但是卻因為偶然而讓謎團更為難解。
好啦,那個偶然就是一個侍者把一個提包放錯了位置。我小時候真的覺得這個偶然超神的,然後我超喜歡小說中的「偵探」DEMO這個偶然的那一段。現在看來,真的會這樣嗎?我知道在那個時代的高級餐廳(現在應該也會吧)會把來賓的大衣外套、帽子等放到專屬的衣帽間,但總不會把所有的Accessory都收起來吧?尤其在這場六人聚會中,有三個女人,既然一個人有提包,那另兩個人應該也有提包吧?至不濟,女人參加宴會總是會抹口紅,口紅說不定還沾到杯緣呢!然後說不定有人喝紅酒、有人喝白酒…。
故事的「偵探」是誰?有一個來自蘇格蘭警場的探長坎卜,喔,他曾經是巴鬥的手下;還有一位是經常出現在克嬸小說裡的雷斯上校,雖然我從沒算過雷斯上校出現過幾次,就好像我也沒算過奧莉薇夫人出現過幾次一樣。但這回,雷斯上校還是配角,真正破案的是另一位「偵探」,但是因為這個偵探是故事主要人物之一,就不破哏了。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