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0日 星期五

國際移動力 -- 見證人(V)

By Yen Wen

聽說現在母校所上學生不太参加甚至沒人要参加海外僑校圖書館服務隊和美國實習。

老師好像很難過……XD

想當初也很想去美國實習,可是知道自己不是認真的學生,也不是讀書和做研究的料,加上當時同班同學都很優秀,報名踴躍,所以我直接放棄!

海外僑校圖書館服務隊,在我一考上圖資所時就決定一定要去了,當時馬來西亞跟泰國的服務隊名額很快就額滿了,真的是大家搶著去。我覺得人生不能留下這個遺憾,所以看了青輔會需要圖書館服務隊的名單上,還有個菲律賓的學校,不然就去這個好了,這個在大家印象中治安不太好的國家,好像也沒人有興趣,於是找了同樣憨膽的同師門學長,組了2人隊伍申請計劃,萬萬沒料到,對方是佛教學校,宿舍的部份男女要分開,所以指定要同性別的學生去,當時師長好像覺得既然要一個人去,那就派學長去,因為男生比較安全。我覺得好像不太對,是我想去,學長覺得可去可不去,所以把機會讓給我了!非常感謝~
(雖然到了菲律賓的學校後發現,根本還有好幾間空房,但因為同一個大空間僅限同性別,男性要去另一區……當時已住滿了台灣的役男)

只是想表達,當年對於這種能有政府補助經費出國的機會真的是很搶手……

或許現在不少年輕人需要還學貸,有現實的經濟壓力,需要工作~
或是經濟狀況不錯,出國旅遊的機會很多,也就不覺得機會難得,
或是還有其他原因吧!

撇開服務隊對僑校有多少實質的幫助XD
關於人生,覺得這趟菲律賓僑校圖書館服務

#是永生難忘的回憶
#可以看見不一樣的世界
#體驗不同文化價值觀
#種下喜歡出國旅行看看世界的種子
#有機會跟當地人去秘境小島旅行
#幾乎每天跟台灣役男一起吃晚餐
#認識全家移民菲律賓的台灣人
#第一次到東南亞國家
#第一次看到貧民窟
#第一次親眼看見貧富差距如此大而難過
#第一次買食物給遊民母子吃
#第一次一個人出國
#第一次在國外那麼多天
#第一次跑馬拉松
#可以用專業幫助他人感覺很棒
#旅行是人生一輩子的養份

世界很大,有機會出去走走,能影響生命和看待事情的角度……

反正出社會後要工作的日子很~長~啊~

國際移動力 -- 見證人(IV)

By Maggie Chen


不知道是不是要回覆在這裡。因為我的臉書好友幾乎沒有在學的學弟妹(我只盲目追求加學長跟大叔好友XDDD)



我是去芬蘭交換一學期,沒看過極光就回來了。

我想人性大抵是相通的,但文化跟地理環境會形塑出人的不同性格和行為模式,而我認為這是交換生生活最迷人之處。

英文常說think outside the box,可有時文化跟地理環境會限制人的想像力。尤其台灣是座島,出國一定要搭飛機,跟其他隨便開個車、過個橋就到鄰國的國家不同。我相信那在思維模式跟行動上就會影響所謂的國際移動力/國際觀。

雖然這是個網路無國界世界地球村的時代,但是有些文化生活面是無法單從搜集資料得知的,都是到當地去生活個幾個月才有可能意識到、體會到的。(例如歐洲食物熱量有多高、台灣美食世界第一、體驗日照時數短真的會使人憂鬱等,阿不是,我開玩笑的)

藉由交換的機會去一個陌生的城市待幾個月,除了基本的柴米油鹽醬醋茶,到去體驗不同國家的教育體制,從教學空間設計、課程安排、作業要求、考試方式,甚至是宿舍基本配備的安排等,都跟台灣的環境大不相同。這些都會很新鮮,也會刺激反思為什麼跟台灣不一樣。沒有什麼優劣,但是能看見不同,就已是一大收穫,像我就因此發現人生還有很多不同的可能。

交換生的生活圈大抵也就是跟各國的交換生一起。這倒也沒什麼不好,國籍異質性越高,聊的事情也越有趣。例如五個交換生各自走不同的program而在芬蘭聚首,可是探看各program背後各國政府對於交換生的補助情形,可以隱約推測一下各國國力跟資源啊啊啊。(Erasmus跟東協的獎金都讓他們的學生毋須邊求學邊煩惱學費,還有每月零用金,我們只有六萬元獎學金還不一定人人都有😭)

當然我理解修課也很重要,可是更重要的是去體驗不同的思考邏輯,試著去理解這些邏輯背後的文化因素或可能原因,再反過來自我檢視。芬蘭的經驗讓我覺得教育的本質其實是教人思考,學會思考後才會開始學會判斷。而思考怎麼教是很有趣的議題。在芬蘭求學很自由,有很多機會去探索,但自己做的決定也要自己承擔。(但我只待一學期,也許只是蜜月期的盲目)

我覺得經費也是很重要啦,走學校交換,申請交換獎學金六萬,但去半年還是花掉了大學四年存下來的錢,還沒回國帳戶就只剩幾千台幣。還好人生最有本錢窮的時候,大概就是當學生的時期吧。大學老師曾跟我們說過,人生一定要趁年輕時去窮遊。沒錢很可怕,但是當人真的沒錢時,就會激發求生本能啦。

像我這樣臉皮薄的,年紀再大一點,也許就沒那份勇氣了。出社會有薪水後,要辭掉工作去窮遊的成本更高。現在回想起來,要去體驗國外的生活跟文化,比起出國唸書、留學等,交換生的program其實是最划算的。所以我覺得,有機會利用學校的資源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是值得賭一把的😬不過,有勇氣做選擇,就要有肩膀承擔~

以上,都是「我覺得啦」,完全不能爲我的話負責。

ps: 其實我覺得比起錢,語言能力更重要。錢可以找可以借,但語言無法速成。

國際移動力 -- 見證人 (III)

By Jo Chu

已經有很多優秀學長姊分享了超棒經驗談,想不出還能補充什麼,改分享個人小故事吧:

(1)
剛抵達愛爾蘭交換沒多久,國考放榜,有幸上榜,本想立刻返台上班。
彼時,認識的公務員前輩跟我說:「我上班15年來,從來沒有連續休假超過10天過,妳現在不好好享受,以後還要工作到65歲不能停欸!」

現在工作幾年了,覺得當初真該去交換更久...而且該連美國實習都去...

(2)
去越南僑校暑期實習的時候,我剛開始每天都跟某同學吵架,可說互看不順眼,幸好有其他同學出面協調,但後來竟逐漸成為很好的朋友。
這位朋友圖書館實務經驗超強,從他身上學到好多招數,這些實務技巧是上課或是看paper學不到的。

我現在是一人館員,幾乎不會遇到同行,工作遇到問題時,我知道還有這些好朋友可以幫忙想辦法,感覺很安心。如果沒有去實習,大家一起相處好幾週,依我慢熟又怕生,現在就少了幾位好朋友。

謝謝師大圖資所及國際處,謝謝UCD的資圖系所跟國際處,謝謝柯老師、美美老師、仙女助教、之前學長姊的經驗傳承、一起去實習的好朋友以及所有協助我的人。

國際移動力 -- 見證人 (II)

By Wenling Lo


跟上 Serena Pang 學姊的腳步,分享一下在UWM實習的心得跟一點想法。

大概可以猜測得到學弟妹對海外實習會有所顧慮的點,包括語言能力、經費來源、實習內容、課業/生涯或是遠距離感情問題等,我針對語言能力、實習內容跟課業生涯規劃來分享自己的經驗。

語言能力:跟很多強者比起來,我不認為自己語言能力有多好、多優秀,頂多只能書信來往(還需要不斷查字典確認生字跟文法)跟生活溝通(大概也只限於social)。到了美國,我被單獨分到Archive部門,全部都是外國館員,一開始其實蠻緊張的,很怕會聽不懂或無法跟館員溝通,但一切都是我過慮了,館員們都很親切的指導、協助我完成實習的內容,在跟我交談時也都很有耐心,真的如學姊所說,到當地多聽多講就會通了(當你趕不上飛機的時候,還能跟地勤用英文吵架呢)。畢竟大家都學了這麼多年的英文,只是沒有使用的機會而已,不表示不會講。

實習內容:我其實很羨慕後面學弟妹能到當地公共圖書館去實習,而且還能負責規劃一個小型專案,這樣的經驗很寶貴,不是所有的圖書館都能放手讓實習生規畫專案的。不過我們那時候去實習的時候,UWM館方很用心的為我們規畫了很多的參訪,也把我們分到不同的部門去實習,Golda Meir Library真的是一座很棒的大學圖書館,到現在我都還想去那樣的圖書館工作呢。

課業/生涯規劃:我自己是2年畢業,跟我同行的3妞們也沒有拖很久畢業,現在也都各自在圖書館、數位行銷公司工作。就我自己來說,因為我讀研究所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要準備國考,所以我也花了很多心力跟時間在準備,雖然去美國實習讓我錯過一次高普考的機會,但我在那年12月的地方特考就上榜了,後來也順利在2年完成論文,畢業後就在市圖工作到現在。只要規劃得當,2年畢業一定是沒問題的,而且國外實習不單只是去遊學或語言學習,而是真的有進行業務實習,這樣的成果及經驗,對未來的工作履歷多少會有加分效果的。

能順利完成這樣的實習,要感謝圖資所的老師們以及 Yan-Ching Lan 助教在行政上的協助,雖然我們那屆沒有拿到教育部的補助,但 柯皓仁 老師跟 Phoebe Chiu 老師還是努力的幫我們寫計畫找錢,盡量讓我們能拿到跟學海差不多的補助。在美國的生活也要感謝 Ling Meng 學長跟 Suyu Lin 學姊一家人的照顧跟協助(感謝學姊在我們差點冷死的時候借我們大衣XD),真的超級喜歡學長跟學姊溫暖的家,還有小雨、小山、小寶,好懷念去學長家煮飯然後大吃大喝的時候喔。

研究所生涯裡我一直很感謝銘心老師,因為老師的指導跟信任,我能順利考上國考、完成碩士學位,還拿到學會的優秀論文,連出國實習都沒錯過,可以說是我求學生涯裡最充實、收穫最多的階段。最懷念的其中一件事就是去美國的這2個月的時光,跟其他3妞事前分工合作、到了當地互相扶持(?!),一起完成實習。直到過去6年了,我們早已各奔東西,4妞的感情沒有淡過,每年總會抽出時間聚會、更新近況,分享工作、生活上的點點滴滴。我相信其他一起去過美國團的學長姊、同學、學弟妹應該也都是這樣的,畢竟曾經同患難過(誤)。

不知不覺、東拉西扯的長篇大論了一番,重點就是,請一定要把握國外實習的機會,真的不會後悔,而且這可能是你工作前最後一次長時間真的在國外並且融入當地生活的機會了(除非有打算要去留學、工作)。

BTW 如果有想要考國考的話,不嫌棄的話也歡迎找我拿筆記(書店小姐的筆記)。










國際移動力 -- 見證人 (I)

By 龐龐 (Serena Pang)

看到助教跟老師們的PO文覺得好可惜
這麼好的機會,怎麼沒人想參加
既然老師都呼喚大家寫下過去經驗,
雖然目前我是一名整天一打三的家庭主婦,
但還是來拋磚引玉一下
希望這麼好的機會不要被圖資所的學弟妹們放棄啊!
(我知道其它系所的學生可是對這種機會虎視眈眈喔~~~~~)

我知道大家不愛看長篇大論
所以先列重點出來

  1. 別擔心語言問題--船到橋頭自然直,到當地很多就聽懂了
  2. 別擔心遠距離戀情--該是你的就是你的,連短短幾周幾個月都不能等?這種人不要也罷
  3. 當學生時能到處實習/交流是幸福的--因為你是學生,別人對你的錯誤容忍度會比較高。
  4. 學校出錢的實習/交流不參加真的太浪費--自己去參加遊學團旅行團都貴森森耶!
  5. 當全球大學生研究生都自掏腰包到處進行跨國實習時,所上老師都幫忙解決金錢問題了,好實習不參加嗎?
  6. 實習期間以及實習後的假日就是旅遊時間!
  7. 大家千萬別放過這麼好康的機會啊!!!

以下正文(因為趁小孩們睡著才有辦法用電腦,如果因為想睡覺迷迷糊糊之間有些不通順還請見諒)

從大學部到研究所,我到過國內很多單位實習或是公部門的工讀,高鐵局、外交部、資策會、中研院;但是我必須說,到UWM實習才是最讓人永生難忘的經驗。

在去UWM以前,從來都不曾想過,原來英文考試成績那麼爛的我(英文成績剛好過門檻而已,高中時英文還被當了好幾次),居然也能在華人那麼少的地區存活下來,而且還能不用額外付費,跟當地的學生一起上課討論英文小說內容(美國學費很貴的!)。這段經驗真的很寶貴,讓我敢在往後的人生中一直不斷的往國外飛並居住。

在UWM期間,我在超市裡真的體會到了什麼叫做豬肉比牛肉貴,雞胸肉比雞腿貴,coupon的折扣是真的有折而不是加價後再打折,也學會了怎麼樣用那超級難用的電爐炒出一道道的佳餚。往華人超市的兩小時路途中,看見了美國黑人區與白人區的差異,也在當地餐廳親自體驗了一下為何會說中華料理能和法式料理以及義式料理齊名,而老外們愛吃的中華料理究竟為了風俗民情被改造成什麼奇怪的樣子。

學弟妹們可能擔心的遠距感情問題,我必須說只要真有愛,距離不會是兩人之間的問題。在我們這一屆去實習時,我男友當時是直接愛相隨,馬上報了UWM的ESL課程跟了過來,另一位同學是天天跟留台灣的男友煲電話粥,現在我跟她兩對都已經跟當時的男友結婚了。

如果是擔心出國實習會影響到畢業找工作,很抱歉在這部分我無法給出太多建議,因為我沒有出去工作過,就直接結婚生小孩在家當家庭主婦了,頂多在閒暇時刻自己當當小老闆經營經營Amazon、代購、團購,所以我無法說出如果未來要找受雇於人的工作的話,實習會不會有正向價值。但是如果是自己想出來創業的話,我覺得能夠出國增廣見聞是非常好的,能親身體驗到Amazon的各種服務,各個區域的同品牌連鎖店店內販售的品項差異有多大等等,這些經驗都可以影響到一些銷售策略,畢竟很多東西都是從國外開始流行,再傳到台灣,如果早一步察覺了動向,就能掌握先機。

講了一堆嚴肅的話題,再來進入到大家關心的旅遊。既然人都在美國了,當然是好好的利用周末假日到處遊樂一番。我們那屆在實習期間,球賽看了,各個特色慶典參加了,玩了紐澳良芝加哥等大城市,實習結束後還兵分兩路去了環球影城和黃石國家公園。平常跟團根本不可能參加的State Festival真的是到了WI之後非去不可的活動。我在美國認識的其它媽媽們即使搬離了WI,也都說小孩到一定年紀後一定會帶小孩回去參加一次State Festival,美國的畜牧產業實在是讓人難以想像。

說真的,我在實習期間,以及後來陪老公Jia Zhang去CMU進行交換研究期間,看到了全世界各地的大學生以及研究生,都不停地利用寒暑假前往異國進行實習,累積自己的履歷,而他們的實習機會怎麼來的?通通都是自己一個一個學校系所頁面慢慢搜尋,一封一封email寫給未曾謀面的教授們,或是不停參加各個研討會吸引教授們注意,爭取到面試機會後,還要打敗來自世界各地的其他競爭對手,最後才能成功爭取到那麼一個位子,成功出國進行實習的。

大家可能覺得那是其它國家,很抱歉,事實上師大其它系所的學生,要爭取出國的機會,也是一樣這麼的困難,沒有其它系所是老師幫忙寫好企畫書結案報告,還給錢讓學生出國的(感謝所上所有老師一起成就了這個實習計畫),其它人也沒有擁有像孟令學長素聿學姊一家在當地直接給予幫助的,真的要好好珍惜。

(如果真的再沒人報名,拜託開放已畢業學長姊報名啦,相信不管是去過還是沒去過的,都可以丟下工作拋家棄子(?)去UWM的啦)

2019年12月19日 星期四

國際移動力

2014年帶團去筑波、東京
就我印象中,我念大學的那個年代,很少有機會出國交換、實習。出國,可能就是要留學了吧。還記得那時候,有段時間我曾經規劃過要出國留學,GRE都考了,但最後巨蟹座懶得動的個性,還是讓我留在臺灣念土博士。念博士班期間,也沒要求一定要去參加國際研討會,所以我以寫期刊論文為主,到達門檻(比門檻高一點)就畢業了,因為老闆說學校沒啥好眷戀的,既然到達門檻就趕快出去當兵、找頭路。

呃,題外話,那時候老闆要求每個星期至少要看一篇英文論文,還要報告。可我上回在大陸北京師範大學ALIRG時問與會的小朋友,沒幾個人一個星期看至少一篇英文論文。我知道臺灣這邊也是這樣子了。

所以,我是直到在大學任教後才第一次出國,目的:參加研討會,那次應該是去紐奧良參加SIGGRAPH (這太頂級了,我只是去參加)。我的國際移動力,其實是我2009年到了臺師大之後才大爆發的。誰知道,現在一年至少出國五、六次,這國際移動力應該還可以。

2009年起在臺師大圖資所任教。那時候臺師大圖資所有兩個國際移動力特色,一個是鼓勵同學到東南亞僑校服務,幫僑校圖書館整理館藏、架設自動化系統、甚至辦圖書館利用課程、圖書館推廣活動等。比較多是到馬來西亞獨中,但也有人到泰國、菲律賓的。一開始,應該是陳昭珍、謝建成兩位老師牽的線,記得那時候是由老師們籌組、學長姐每年會鼓勵學弟妹參加,甚至有培訓課程,從吃喝玩樂到Koha都會講,同學們最少出國二星期,也有出國將近二個月的。

南方學院與台灣師大推動支援全國(馬來西亞)數校圖書館

東南亞僑校服務
那時候的東南亞僑校服務,一開始是由陳昭珍、謝建成老師組團、向僑委會申請經費。後來變成以學生為主,由學生自己寫計畫書,向教育部青年發展署申請經費,老師的角色淡化。久而久之,老師淡出了、學生也淡出了!

我其實是挺佩服參加東南亞僑校服務的學生,尤其在10年前,智慧型手機沒這麼發達、僑校的網路沒有很好,僑校的地點很少在大城市,白天服務完、晚上無處可去,也不能追劇,甚至可能還得洗冷水澡。要我這種好逸惡勞的人在這樣子的環境待一到二個月,我想我是待不下去的,說得誇張一點,某年我去探望僑校服務的同學,待一個晚上就快閃繞跑了,哈但我知道,參加僑校服務的學生都還蠻開心、很珍惜這樣機會的。

以下是昨晚短暫碎碎念時,許瑞庭的回饋:

服務隊到現在永生難忘,跟助教共度夜晚半個月,住在校友家,校友又介紹了些朋友,現在都還有聯繫,甚至還有異業上的交流,是眼前看不到的潛在資源!

另一個師大圖資所的國際移動力特色,是卜小蝶老師、邱銘心老師經營了10年的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密爾瓦基分校(UWM)圖資學院和圖書館的暑期實習。這個說來是高檔行程了。像前面的東南亞僑校服務,學生得自己寫計畫書、教育部給的每個人的也只是比一張東南亞飛機票多一點的補助、學生還得自己跟對方聯繫,東南亞的環境在那時候和臺灣、美國還是有段差距。

至於UWM的暑期實習,銘心老師幫同學把計畫書寫好(還有結案報告)、和UWM連繫好,還安排到中研院或師大圖書館做行前實習;到了美國,還有在UWM的學長、學姊照顧;更不用說去參加ALA年會。實習,安排在UWM圖書館以及密爾瓦基的公共圖書館,不管是數位典藏、學科服務,都是可以學到東西的。過去幾年,我看到許多同學積極爭取到UWM暑期實習的機會,競爭十分激烈,因為僧多粥少,每年銘心老師都要安排面談,決定出國人選。但,曾幾何時...這個競爭激烈的情況慢慢淡了~

UWM實習
人生,有幾次機會,可以像這樣在美國待上六個星期?雖然要部分自費,但想想這些錢當作是在美遊學的「學費」,又能不走馬看花、浸淫在美國的生活與文化中,再怎麼樣都值得吧!比起一些校級交換生只有一張飛機票、還得自己寫計畫申請...,再次強調UWM真的是高檔遊學團呀。UWM... 我也是有去探望同學的啦,好像比去東南亞好一點,待兩晚快閃繞跑,哈。

我還知道... 有人東南亞僑校服務團和UWM暑期實習團都去過!這幾個人一定得回覆我這篇PO文,講講心得才行。誰誰誰...就是你。

說起校級交換,圖資所學生有勇氣出去交換的好像寥寥無幾,我知道的只有兩位(應該還有),都和我有那麼一丁點關係,一個遠征芬蘭、一個遠征愛爾蘭。據說她們拿到的補助只有一張飛機票。

至於短期遊學,小弟我在2014年還辦過一團和泰國Khon Kaen University的團一起到筑波大學去秋季見學(9月初時),團員們應該也高興得不得了吧,哈哈。

念研究所有決心早點畢業是好事,畢竟碩士班念個四、五年還真的蠻誇張的。但是據我所知,去東南亞僑校服務、UWM實習的同學很少念到四、五年才畢業(有的話也是被一些特殊狀況卡住了),或許是因為這些同學對自己的研究生生涯都有規劃了吧,即使去了東南亞或美國,都還是能繼續做研究。

人生,大概也只有在大學、研究所的時候,有這種好機會,學校、國家出錢讓你出國又有學習又有玩,讓你體驗不同文化,有心的同學還因此建立人際網絡,這些都是人生的資產呀!希望同學們都把握機會,建立自己的國際移動力。

這時候說...,應該有點不合時宜。如果有機會,同學們也可以到對岸去遊學一段時間。畢竟,不管是要把對岸當敵人或是當朋友,總是得知己知彼,別坐在螢幕前面空想像。

最後,這裡收集了一些國際移動力見證人的發言,讓有興趣的同學參考囉。

2019年12月15日 星期日

大秘密、偷天換日

圖片來源:博客來網路書店

倪匡筆下,除了不時喟嘆人類的醜惡、劣根性之外,也常用那個政權形容某國,像朱槿、柳絮、黃絹、水葒這幾個大美女都是來自大家心知肚明的某國特務集團。

大家都知道我把倪匡的衛斯理系列當作三小時間的讀物。最近連續看了二本影射意味極濃的衛斯理系列,《大秘密》、《偷天換日,特別拿出來說說。

大秘密》的故事線是在衛斯理和白素找回紅綾、確認藍絲是白素的表妹之後的事,扶養藍絲長大的天官門十二天官,交給了衛斯理夫妻一份「老十二天官」當初的「日誌」,記錄了老十二天官當年幹下的大事。後來這份日誌的一部份被鐵天音偷走了。衛斯理和白素就去找鐵天音的老爸鐵蛋討論。這鐵蛋自然不是真的名字(衛斯理都這麼說:名字不重要),據說是某政權打天下時的大將軍。大將軍就開始回憶起往事,「最高領袖」(之後就不用「」了)在打天下戰場大局已定之刻,要他掃蕩各地江湖人士和叛亂份子時要注意一些特定人士,隱隱約約就提到老十二天官。

看來還是得從十二天官講起。「十二」... 這個數字,很多人會想起十二生肖,沒錯,十二天官每個人就對應十二生肖,所以十二天官的外型也和十二生肖很是吻合,或曰,其他就算了,那龍呢?... 沒有真實的生物可以對應,自然就得對應身分了。十二生肖的古名請參照這裡

大秘密》講白了很簡單,就是最高領袖在當年打天下時有二個失散的兒子,其中的一個,被老老十二天官收去當成「老龍天官」,因為老十二天官成為某政權打天下時要剿滅的對象之一,所以老十二天官打算讓「老龍天官」去李代桃僵,取代最高領袖(想必兩個人長得很像;就像《書劍恩仇錄》裡的陳家洛、乾隆、福康安)。《大秘密》的結局是寫這件事陰謀敗露,最後沒有成功。有關最高領袖和他兒子失散的事,Google一下就可以發現很多資料,如果你猜得出最高領袖是誰。

《偷天換日》的故事和《大秘密》沒有關係。講的還是某政權在「對日抗戰」(至於某政權在對日抗戰中的角色和地位,在此不做詮釋)時,一位受高層重視的營長去收服江湖人士(土匪之謂),和女土匪「賽觀音」陷入愛河、結為夫妻之後的事。某政權託付給賽觀音一項特殊任務,要她帶領當時政權菁英分子的下一代,從幼兒時集體生活,然後等待機會送到友好國家去接受教育,以成為國家未來的接班人。由於當時環境十分複雜,要保證這些幼兒的安全必須根據形勢,將他們不斷轉移、避開戰爭。也因此,得將這項特殊任務託付給有江湖歷練、且能受到信任的人士,那就是「賽觀音」啦。

誰知道,賽觀音負責照顧的203個幼童,偏偏遇到山洪爆發,全部被沖走了。誰知道,這時賽觀音遇到關外鼎鼎大名的土匪頭軍師娘子帶著一批從關外到關內投靠的散兵游勇外加其家屬婦孺五六百人,於是乎「偷天換日」...。其實《偷天換日》只是用暗筆描述,沒有明講。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怎麼回事。

在這兩個故事裡,都想表達一件事。就是某政權在崛起、立國初期所抱著「為人民服務」的理念,吸引了眾多有志青年擁戴,但後來為什麼會發生那翻天覆地的十年?可能是因為領袖已經不是原來的領袖,第二代已經不是原來的第二代。當然,更可能是權力使人腐化,或是... 大家都被呼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