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5日 星期日

抽真空軟木塞與老酒開瓶器

左邊的那個是抽真空橡膠軟木塞。真的軟木塞要嘛開(紅白酒)瓶之後就塞不回去了,不然可能會整個碎掉。用橡膠軟木塞,然後用左上那個玩意抽個幾次,就可以把紅白酒瓶裡面的空氣吸出來,讓紅白酒比較不會氧化。右邊的那個是最近入手的新玩意--老酒開瓶器。紅白酒若是擺上個幾年(咦,我家有這種酒嗎?),又沒有厲害的紅白酒冰庫或地窖(ㄟ~提這個幹嘛?),在開瓶時軟木塞很容易碎裂,甚至軟木塞渣渣很容易掉到紅白酒裡面(還得過濾)。老酒開瓶器不像一般開瓶器用螺絲...

2020年10月24日 星期六

本所深川鬼怪傳說 (By 宮部美幸)

圖片來源:博客來網路書店《本所深川鬼怪傳說 》這本書後來全新改版,連書名都換成了《本所深川不可思議草紙》。宮部美幸拿手的時代小說,搭配了捕物帳、七不思議的人情小說。本所,就是現在東京的墨田區,這區隔著隅田川和台東區相望,區內的重要景點包含了晴空塔、東京江戶博物館。區內有些地方還留著本所的名字,例如本所吾妻橋、本所中學。東京墨田區  (Google Map)喜歡宮部美幸的讀者們,有空可以去翻翻《平成徒步日記 -- 宮部美幸的江戶散步之旅》,這本書是宮部美幸帶著出版社的編輯、攝影等等人在現代東京踏查古代江戶路徑,包含忠臣藏赤穗四十七勇士的逃亡路線、箱根小田原,以及這本《本所深川鬼怪傳說...

2020年10月18日 星期日

娑婆氣系列 (By 畠中惠) -- 溫馨、感人的妖怪、人情推理佳作

圖片來源:博客來網路書店溫馨、感人的妖怪、人情推理佳作。說來有趣,已經忘了為什麼會買這部連作者姓名都不會發音的小說了…。今天上網查了一下,才知道畠的讀音是「ㄊ|ㄢˊ (田)」,意指旱地(Dry Land),多用於日本姓名。這部在臺灣由謬思出版社共出版六本的《娑婆氣》系列,是不折不扣的江戶時代妖怪推理兼人情小說。閒話少說,在《娑婆氣》中目次的次頁就開宗明義定義啥是娑婆氣:娑婆氣:受俗世間名譽、利益得失等各種欲望所控制的心。娑婆:梵語,意為能忍、堪忍、雜燴,謂在這個世界的眾生要忍受各種苦和煩惱;亦指釋迦牟尼佛所教化的世界。這個系列,說穿了就是以日本妖怪所包裝的,因娑婆氣引起的人情、推理故事。主人翁,一太郎,是江戶通町船運批發商長崎屋的少當家,因為自小體弱,雙親為了這個寶貝少爺,就到處買藥材,後來還兼營藥材批發,並讓一太郎有一搭沒一搭地經營這藥材批發的生意。在一太郎五歲的時候,祖父帶來了兩位年約十歲的童子佐助與仁吉,要這兩位童子家丁照顧一太郎的生活起居。這兩位童子家丁非同小可,是稻荷大人派遣來守護一太郎的使者,自此,一太郎就在一眾家人的呵護與碎念下逐漸成長,雖然身體還是很弱,但推理、分析能力卻十分強大。咦,不是妖怪推理嗎?妖怪在哪?前面所說的稻荷大人,就是稻荷神,「是日本神話中穀物、食物之神的總稱,包括倉稻魂命、豐宇氣毘賣神、保食神、大宜都比賣、若宇迦賣神、御饌津神等。神道之外,佛教的荼枳尼天因為神佛習合,也被視為稻荷神。...

2020年10月16日 星期五

默默奉獻的灰姑娘藥師

 圖片來源:KKTV華麗的聰美,樸實的聰美,介於華麗與樸實的聰美,這不是一人三化。華麗的聰美:高嶺之花、天國餐館樸實的聰美:法醫女王、默默奉獻的灰姑娘藥師介於華麗與樸實的聰美:校對女王、多金社長小資女我還是偏愛樸實和介於華麗與樸實之間的石原聰美。醫院裡,有經營高層 (救人還是賺錢?請看派遣女醫 Dr. X)、醫師、護理師、藥師…,據說「默默奉獻的灰姑娘藥師」是日本第一齣以藥師為主軸的電視劇。石原聰美扮演著熱心照顧每位病人用藥的藥師...

2020年10月12日 星期一

重入棒球場的碎碎念

這是N年前拍的,我已經想不起在哪裡拍的了。沒去找出這張相片拍攝的位置(沒認真去找相片的metadata)。雖然很有可能是臺中洲際棒球場(線索是有二層,然後右上角那藍色座位席和擋牆的確很像洲際棒球場)。2020/10/10晚上應該是N年後再次到臺中洲際棒球場看中華職棒。可惜了... 場景雖依舊,人事已全非。兄弟象只認得張志豪、周思齊,統一獅只認得陳鏞基、高國慶。N年前和老婆總會一年去看個幾次中華職棒,因為老婆是興農牛球迷(不見了),所以即使和兄弟象對戰,我還是坐在興農牛的那邊。只要不是跟兄弟象打,我這偽牛迷還幫興農牛加油得蠻起勁的。那時候至少還有陽建福、火哥在嘛,幫他們加油也是很值得的。然後某一年,因為中華職棒轉播權的緣故,在有線電視臺的轉播搞得四分五裂。在那之前,還蠻常18:30就轉到體育台,雖然沒看完,但東轉轉西轉轉還是會轉到中華職棒的。在那之後,很少轉電視會轉去看中華職棒了。然後,就是N年的沒進場看中華職棒。昨天晚上應該是N年後再次到臺中洲際棒球場看中華職棒。感覺?沒Fu呢!無法融入球場。再加上某年LA...

2020年10月9日 星期五

完全是胡言亂語的閱讀雜談:電子書與紙本書

 會不會有不再展示書櫃的一天?前兩天《書香遠傳》雜誌的主編安排了一場我和其他兩位神人的訪談,一位是Readmoo讀墨龐文真執行長,另一位是聯經出版社凃豐恩總編輯。訪談據說會出現在某一期的《書香遠傳》(廢話),我這篇部落格文章完全是從老古板閱讀人的角度出發,和那天的訪談有點關係又沒那麼大的關係。單純是談電子書與紙本書。那一天,跟著龐執行長說的「(紙本)書籍本身就是一項科技對閱讀的影響。」,我則是延伸說,從古人在石壁上留下紀錄,書寫在石碑、竹簡、莎草紙,一直到蔡倫造紙、古騰堡發明活版印刷術...等等等,這些都是科技對載具的突破,但有價值的是「知識內涵」。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