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8日 星期六

兩生 (By 倪匡) 與 開放取用


倪匡的衛斯理、原振俠、羅開、年輕人、木蘭花系列一直是陪伴我打發無聊時光(或要三小一下時)的良伴,除了上面這些系列外,作品比較少的就是浪子高達和非人協會系列。非人協會系列後來還跟衛斯理系列搭了點邊,因為白素是非人協會的成員之一。

非人協會者:
有過非常人所能忍受、達到、經歷者協會
在好讀上的電子書,把〈魚人〉、〈兩生〉兩個非人協會系列的故事擺在一起,魚人講的是都連加農, 出生在印度南端海邊,一個具有扁平、畸形大腳的人,讓他在陸地上行走時,身子搖搖晃晃,還會踩到自己腳,但到了水中,真是如魚得水的魚人,而且從小被章魚養大。都連加農是海神的意思。故事背景是二戰前、二戰中,因緣際會都連加農還參與過殲滅日本潛水艇的行動,但... 自然又引來了作者對醜惡人類的老生常談(為什麼要人殺人之類的...)。

不過〈魚人〉不是這裡的重點。重點是〈兩生〉。

〈兩生〉,有正篇和續篇,顧名思義,講的是倪匡的「轉世」觀點。倪匡筆下對於轉世有許多不同的見解,例如衛斯理系列中的〈十七年〉。倪匡也提了不少關於「靈魂」的觀點,例如〈搜靈〉、〈圈套〉,概略來說,倪匡認為靈魂就是一組強烈的腦電波,人的軀體/腦袋就是一個電波接收器(類似收音機),當頻率對了,自然就能感應到靈魂,甚至被靈魂附身。

在〈兩生〉裡,倪匡的觀點是人類臨死前若有強烈的心願(例如想完成某件事但一直無法完成),這個心願會化成強烈的腦電波/靈魂。靈媒者也,就是能接到這組腦電波,且腦電波會在強烈心願的框架下自我組合,某種程度達到與靈媒對話。當這組腦電波進入尚未有自由意志的胎兒體內,便會取代胎兒原來會發展的意志,使這組腦電波佔據了胎兒的思想。所以為什麼有人會有前世的記憶等等等,就是因為有一組前人的腦電波佔據了這個人的思想,成為/取代這個人的靈魂,所謂投胎轉世就是這麼一回事。喝「孟婆湯」忘了前世記憶,則應該是那組腦電波不夠強,在進入一個胎兒內時已經消散了。

〈兩生〉講的就是有一位知名學者,因為暴力事件去世,在臨時前把他的思想、知識化成腦電波,在與靈媒阿尼密對話後,就找了一個胎兒「投胎」去了。倪匡的想法是,若人類的知識能透過轉世的方式傳遞下去,則應該可以讓人類的科學發展更為迅速。例如愛因斯坦的知識或能夠投胎轉世,則下一代的愛因斯坦便具有上一代愛因斯坦的知識,不需要從頭學起等等等。

倪匡雖然提了這樣的想法,但也自己嘲笑這種想法,轉世後的知名學者說:

嬰兒的視覺、聽覺,以及聲帶,都無法負擔一個人正常的工作...我的思想並不能讓我的身軀飛起來...
 倪匡又搞了個「黑色幽默」,讓這個知名學者轉世到新幾內亞最內陸的一個穴居人部落裡,讓這個學者即使在轉世後仍帶有前世的滿腹經綸,也無從發揮。

有人會問,這跟「開放取用(Open Access)」有啥關係。這星期我一連參加了好幾場跟OA有關的活動,昨天還看了一部OA的紀錄片(其實還蠻有感的)。紀錄片中有一段是這麼說的「當一個全世界最聰明絕頂的人是出生在一個落後國家、無法取得重要的學術資源時,他是還能夠發揮他的才智嗎?

不約而同地,星期二我在成大演講OA時,提到了「如果愛因斯坦當初是出生在非洲,他還會是愛因斯坦嗎?」然後星期四我則是用了倪匡的這個故事。非洲、新幾內亞不是重點,重點在於匱乏的(資訊、資源)基礎建設是不是會妨礙每個人平等取得知識、發揮天賦才能的機會?這也是開放取用希望弭平的障礙。

今年International OA Week的主題是"Open for Whom? Equity in Open Knowledge",中文主題翻譯為「為誰開放?平等的開放知識」。

圖片來源:博客來網路書店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