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2日 星期四

掠奪性期刊判斷案例 (一)


最近有位老師問我,有個新興開放取用期刊邀請他擔任編輯委員,問我的看法。我說圖書館是非常支持正派經營的開放取用期刊的,但是對於開放取用期刊的品質還是要審慎,以免落入掠奪型期刊的陷阱。
我根據老師給的期刊,做了點初步的功課:

  1. 出版社:出現在 Beall’s List 中,就算不立即拒絕,也要先有警覺。
  2. 編輯群:看似有臺灣的學者!認識嗎?打電話、電郵問問為什麼他們會想加入這個期刊的編輯群。
  3. 發表文章:才一卷一期:Vol. 1 No. 1,缺乏可以驗證的資料。我請老師可以看看這三篇文章的品質。
  4. 期刊刊名雷同於另外兩個刊,一個被DOAJ收錄了,另一個有出現在SCIMAGO的期刊排名清單裡。
  5. ㄟ~這期刊連ISSN都沒有。
根據上述判斷,我給老師的建議是,資料太過匱乏,不足以證明本期刊的正派經營,暫緩同意邀請。


Related Posts:

  • 國際移動力 2014年帶團去筑波、東京 就我印象中,我念大學的那個年代,很少有機會出國交換、實習。出國,可能就是要留學了吧。還記得那時候,有段時間我曾經規劃過要出國留學,GRE都考了,但最後巨蟹座懶得動的個性,還是讓我留在臺灣念土博士。念博士班期間,也沒要求一定要去參加國際研討會,所以我以寫期刊論文為主,… Read More
  • 掠奪性期刊判斷案例 (一) 最近有位老師問我,有個新興開放取用期刊邀請他擔任編輯委員,問我的看法。我說圖書館是非常支持正派經營的開放取用期刊的,但是對於開放取用期刊的品質還是要審慎,以免落入掠奪型期刊的陷阱。 我根據老師給的期刊,做了點初步的功課: 出版社:出現在 Beall’s List 中,就算不立即拒… Read More
  • 心正志誠 -- 談碩士在職專班這兩天因為某政治人物碩士學位論文「抄襲」的事鬧得沸沸揚揚。對就是對、錯就是錯,姑且不論因政治立場與權力掌握所演變成的「追殺到底」與「輕輕放下」。但,一番討論又扯到「學店」、「在職專班」等等議題,可就讓我心有所感了。 第一次接觸到「在職專班」,是我在交大的時候。當時,在楊維邦教授/館長的擘劃下… Read More
  • 想一想、檢查檢查、再參加 參加研討會是學術傳播中的重要環節,不僅在研討會中可以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吸收最新的研究發展,更能與同儕學者討論互動,促進未來的學術合作。如今,學者每天都會收到一些參加研討會的邀請,其中一些是來自受人尊敬的學術活動,而另一些則具有誤導性、誇大甚至是造假。在這個掠奪性研討會(Predatory C… Read More
  • 同儕評鑑在這 Publish or Perish 的學術競爭圈裡,每一位學者都有投稿期刊文章時被同儕審核(Peer Review)的經驗。大多數的審查者甘願花了時間和腦力去審查他人的文章,其目的絕對不在黨同伐異、以拒絕(Reject)別人的文章為樂,而是期望透過這個過程讓科學研究的品質得以提升。 因此,我… Read More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