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日 星期六

開放取用二三事

研究生命週期 (圖片來源)

我差點把金田一一的表妹記成金田二三四,ㄟ,金田一一的姓是金田一,OK?

今天要講的是「開放取用(Open Access)」二三事,不是金田二三四(好冷)。啊,對了,金田一一的表妹是金田一二三。

來來去去其實不只「二三事」,「三」向來代表很多,所以「二三事」就是很多事的意思。

目次

不好意思,因為Blogger好像很難弄文內超連結,就容我偷點懶。
  1. 甚麼是開放取用?
  2. 為什麼要開放取用?
  3. 從期刊出版單位角度來看,期刊出版應該不花甚麼錢吧?
  4. 甚麼是金科?
  5. 甚麼是玉律?
  6. 白金牌或鑽石牌又是啥?
  7. 還有一種叫做複合混種型(Hybrid)開放取用的啊?
  8. 開放取用的著作權議題
  9. 學術產出的著作權歸屬
  10. 開放取用學術產出的著作權歸屬
  11. 講講錢吧!文章處理費是有多貴? (待補)
  12. 不講錢,講學術影響力吧!OACA是啥?
  13. 國際上對於開放取用的態度如何?
  14. Plan S 是啥碗糕?
  15. "OA OA OA OA ... OA OA" (心中響起一陣旋律) OAIS 和 OAIS-PMH
  16. P&R 或 R&P

甚麼是開放取用?

根據《布達佩斯開放取用倡議(Budapest Open Access Initiative)》,所謂「開放取用」係指「文獻能在網際網路上免費取得,消除使用者在取用資訊時所遇到的財務、法律或技術等方面的障礙。開放取用允許使用者免費閱讀、下載、複製、傳播、列印、檢索、連結全文,並可利用網路爬蟲工具取得內容以建立索引、將文獻做為資料轉入軟體、將文獻用於合法用途(Budapest, 2002)。」

《布達佩斯開放取用倡議》亦指出,開放取用下對重製、傳播的「唯一」限制和著作財產權於其中的「唯一」角色,便是作者具有對其作品「完整性(integrity)」的控制權,以及使用者必須要適當地引用(Budapest, 2002)。

《布達佩斯開放取用倡議》定義的是最寬鬆、自由的開放取用,使用者只要引用出處(文獻來源),幾乎等於甚麼事都能做了,免費地做,最起碼是免費地下載、閱讀。而且這裡的使用者也沒定義是哪種使用者,個人、公司、機構似乎都包含在內。

至於期刊文章開放取用的方式,《布達佩斯開放取用倡議》提到開放取用期刊(Open Access Journal)和自我典藏(Self-Archiving)兩種方式,就是後面會說到的金科和玉律。

為什麼要開放取用?

最崇高的理由是「開放科學(Open Science)」運動成為學術傳播的重要趨勢之一。所謂開放科學,是指將科學研究的各面向(包含研究程序、方法論、研究樣本、研究資料、研究成果出版品、電腦軟體)開放給大眾、專家取用,藉由促成知識的透明化,加速科學研究的進步,並將科學研究的成果與知識向全人類分享,開放科學涵蓋的層面甚廣,包含開放教育資源、學術產出的開放取用、開放資料、開放同儕評論、開放評論皆屬之(Open Science, n.d.)。

另外一個主要的理由是「期刊危機(series crisis)」。自1990年代電子期刊逐漸成熟以來,電子期刊價格逐年上漲,再加上學術期刊出版社間的併購,逐漸形成壟斷的局面,每年一定程度的漲幅讓學術期刊的主要訂戶—學術圖書館 ,逐漸無法負荷,造成「期刊危機」。有研究指出2003-2013十年間資料庫與電子期刊的年漲幅超過10%(Liesegang, 2013);根據美國研究圖書館學會(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 ARL)在2017-18年的統計指出,從1998到2018年這20年間,圖書館購置的「持續性資源(ongoing resources)」費用漲幅高達1.66倍,遠高於圖書館整體經費漲幅(0.68倍)和消費者物價指數漲幅(0.54倍)。

換句話說,電子期刊的漲幅與壟斷是造成學術界思考開放取用的主要原因,大家發現:學者做研究、為了學術傳播(和升等)投稿到期刊,期刊出版社出版期刊後,逐年漲期刊價格,然後又把期刊賣回到主要的客戶群--學術圖書館,造成學術圖書館及母機構的大學和研究機構買不起期刊。來來去去學術文獻的出版者和消費者都是學術界,然後錢就被期刊出版社賺走了。

從期刊出版單位角度來看,期刊出版應該不花甚麼錢吧?

這我可不敢說。期刊出版單位分為很多種,商業型期刊出版社,例如Elsevier、Springer;非商業型期刊出版社,例如Oxford、Cambridge、淡江大學出版社、臺師大出版社等大學出版社;學會或協會型期刊出版社,例如IEEE、ACM;另外,也有單一期刊的出版單位,例如國立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出版的《圖書資訊學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的《當代教育研究季刊》。各種出版單位的規模大小都不一樣,成本估算也就難以一概而論。

但是大家可以想想,營運上軌道的(電子)期刊,需要維運一套線上投審稿系統、組成編輯委員會決定期刊營運方針並定期開會討論期刊運作、邀請審查委員審稿、文章格式調整(例如作者引用方式錯誤)、確定作者引用無誤、一校二校...N校(我知道有到五校的)、印刷出版(大家流行看電子版了,印量有下降)、維運電子期刊系統,這些算來都要錢吧?

ㄟ,看官心裡可能有疑問:「那... 如果期刊出版要花錢,但是之前《布達佩斯開放取用倡議》定義的開放取用是使用者可以免費地下載、閱讀,那開放取用期刊的出版單位是要喝西北風嗎?」GOOD FOR YOU!!!

甚麼是金科?

金科是開放取用的「金色道路(Gold Road)」,採用「開放取用期刊(Open Access Journal)」的途徑實踐開放取用。鼓勵學術社群創建全新的開放取用期刊,或是協助將既有期刊從「付費期刊(subscription-based journal or toll-access journal)」轉型為開放取用期刊。

為使期刊文章得以廣泛散佈,OA期刊將不再援引著作財產權來限制使用者對其文章的取用。回到西北風的議題,由於期刊的經營需要一定的經費,這些期刊雖然不向圖書館或使用者收取訂閱費用,但將轉向其他資金來源管道收取期刊經營費用,如政府或學術機構、研究計畫資助機構(funding agency)、基金會,甚至向作者收取「文章處理費(Article Processing Charge, APC)」。

要注意的是,「開放取用期刊(Open Access Journal)」所接受的所有文章都是以OA方式對外公開,不能有的文章OA、有的文章不OA。實務上,開放取用期刊會盡可能到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 (DOAJ),因為DOAJ藉由審核程序來決定收錄OA期刊,符合審查程序最基本的要求包含所有期刊文章都必須在刊登時「立即開放取用(no embargo)」、期刊必須有專屬網站、每篇文章必須有專屬網址、期刊必須具備ISSN、期刊網站必須提供期刊重要訊息(如:編輯委員會、投稿須知、聯絡資訊、檢索與搜尋功能、現刊與過刊)、文章處理費計價標準、作者與讀者權利等(DOAJ, n.d.)。

換句話說,只要在DOAJ找得到一種期刊,就代表這種期刊已經通過DOAJ對於開放取用期刊的審查,不是阿貓阿狗的期刊。因此,雖然DOAJ的審查有點繁複,我還是鼓勵國內開放取用期刊盡可能去DOAJ登記

甚麼是玉律?

玉律是開放取用的「綠色道路(Green Road)」,採用「自我典藏(Self-Archiving)」的途徑實踐開放取用。鼓勵學者將其已經在期刊上發表的文章電子檔存放於OA典藏庫中。若是OA典藏庫支援「開放典藏詮釋資料擷取協定(Open Archives Initiative-Protocol for Metadata Harvestiing, OAI-PMH)」,則搜尋引擎或其他工具便能自動獲取期刊文章電子檔的詮釋資料(Metadata)與網址,使用者不需知道文章電子檔真正存放的地方,便能透過搜尋引擎或其他工具取得。自我典藏常見的方式有三種:A. 將期刊文章存放於作者的網站;B. 將期刊文章存放於作者服務機構所建立的典藏庫,一般稱為「機構典藏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R)」;C. 將期刊文章存放於「學科領域典藏庫(Subject-based Repository, SBR)」;D. 將期刊文章存放於社群網站,如ResearchGate、Academia.edu。

在實踐綠色道路時得特別小心,因為出版社大多只授權特定版本的文章,例如「預刊本(pre-print)」、「作者定稿本(post-print)」,很少出版社會願意授權正式版本,此外可能還有出版後多久才能放到OA典藏庫的限制。作者本身(或圖書館)在將文章上傳到作者網站、機構典藏、學科領域典藏庫,或是社群網站時都建議要從SHERPA/RoMEO網站查找期刊出版社的著作財產權與自我典藏政策。但是因為這議題有點複雜,我建議學者可以找你們家圖書館館員討論,館員絕對可以幫得上忙的

白金牌或鑽石牌又是啥?

「白金牌(Platinum)」或「鑽石牌(Diamond)」就是比「金牌」(呃,不是金牌啤酒)還厲害的!
Platinum/Diamond Open Access Journal意指不跟作者收文章處理費 (當然也不跟讀者/圖書館收費)的開放取用期刊。

哇哩咧...,這簡直是佛心來著的!!

當然,任何期刊在營運上還是需要經費,所以「白金牌/鑽石牌開放取用期刊」的營運費用一定另有來源,可能是期刊的母機構(學術機構或研究機構)經費、學/協會經費、捐款、政府補助、廣告收入等,當然有的商業出版社可能會用A刊養B刊...。
不管怎樣,千萬記得,天下沒有免費的開放取用,讀者是不用出錢啦,但不是作者出錢,就是其他人出錢。

還有一種叫做複合混種型(Hybrid)開放取用的啊?

所謂複合混種型開放取用,就是在一本期刊裡面有開放取用文章、也有非開放取用文章。啊,你也可以說這是期刊出版單位以實際行動支持開放取用,但重點是期刊出版單位可以跟作者收取開放取用的文章處理費呀!你問說這文章處理費有多貴...?底下就有個「講講錢吧!文章處理費是有多貴?」會回答你這個問題。

現在看來複合混種型開放取用是個大問題,因為期刊出版單位左手跟圖書館收取期刊訂購費,右手跟作者收取文章處理費,這種情況稱為「double dipping (雙重收費)」。Plan S (同樣,底下會說明)有宣告不跟複合混種型開放取用玩。

想來還蠻可嘆的。20年前宣導開放取用就是不想跟(商業型)期刊出版單位玩,搞了20年,還是擺脫不了(商業型)期刊出版單位。

除了期刊文章開放取用外,其他類型的學術產出也可以開放取用嗎?

當然可以,期刊文章、研討會文章、專書、教科書、學位論文、研究資料...,都有可能開放取用。
但,還是那句老話,天下沒有免費的開放取用。

開放取用的著作權議題

如果你是學術產出(不管是期刊文章、研討會文章、專書、教科書、學位論文等等等)的作者,這都是你需要關注的議題。

學位論文的著作權人是誰?一般來說是學生 (學生研究的智慧財產權議題可能又更複雜,尤其是理工系所的研究)。所以學生可以自主決定要怎麼公開、運用他的學位論文,不論是無償授權國家圖書館或所屬學校「收錄於XXX資料庫,以電子形式透過單機、網際網路、無線網路或其他傳輸方式授權用戶進行檢索、瀏覽、下載、傳輸、列印等使用行為」。簡單地說,如果學生同意了他的學位論文可以無償授權給國家圖書館、所屬學校、甚至更多單位做上面的事,那他就同意了公開取用。當然,學生也可以有償授權給資料庫廠商收錄在資料庫裡,當學生的學位論文被下載後,學生就可以拿到權利金 (呃,不用想太多,這個權利金其實沒多少。就站在增加學術可見度與影響力的角度去想會比較好)。無償授權,就是不管你的學位論文被下載多少次,你都拿不到半毛權利金;有償授權,就是當有人下載你的學位論文時,你就可以拿到權利金

上面雖然以學位論文為例,但是可以應用在作者擁有著作權的各類學術/非學術作品上。但重點是只有著作財產權人才有資料決定有償/無償授權給誰誰誰。

不管是無償授權或有償授權,注意,一定要簽「非專屬(Non-Exclusive)授權」,不能簽「專屬(Exclusive)授權」。所謂非專屬,就是你愛授權給誰就授權給誰,而專屬,就是你授權給了A單位,你就不能授權給B、C、D...等其他單位。

學術產出的著作權歸屬

在這邊,特別要講的是學術期刊文章,因為學術期刊文章的著作權歸屬最為明顯,其他類型學術產出的著作權歸屬可以依理類推。

如果...,你曾經發表過學術期刊文章,尤其是發表在國外學術出版社的期刊上,你一定記得在文章被接受、正式發表前你一定會簽一份Copyright Transfer Form,大多數的狀況下你已經將所有著作財產權轉讓給期刊了 (transfer all copyrights in and to the manuscript... to the journal)。這裡有一份Copyright Transfer Form的範例。這一份範例雖然是來自Elsevier的,但其實大部分出版社的Copyright Transform From都大同小異。

請去閱讀著作權法,著作財產權包含重製權、公開口述權、公開播送權、公開傳輸、公開上映權、公開演出權、公開展示權、散布權、改作權、編輯權及出租權等等等。換句話說,如果你把期刊全文電子檔(尤其是出版社正式出版的版本)放到你個人網站供全世界的人免費看、免費下載都算違背了你和期刊出版社簽訂的約,只是看期刊出版社嫌不嫌麻煩來鬧你就是了。

可是當你把期刊全文電子檔放上了ResearchGate、Academia.edu,期刊出版社就受不了了,所以你可能聽說很多期刊出版社在跟ResearchGate打官司。

前面那份範例雖然是來自Elsevier的,但其實大部分出版社的Copyright Transform From都大同小異。還好我今天有找到Elsevier的另一份Copyright Transform From,這一份居然是非專屬授權(但保障Elsevier的首刊權)。

另外一份Copyright Transform 來自Springer,這一份把作者在綠色道路的權利講得很清楚。

最後一點要強調的是,如果你像我舉的第一個Copyright Transform Form把所有著作權都轉讓給期刊了,那麼只有期刊出版社才能決定要不要你的期刊文章轉授權給他的合作夥伴 (例如聚合行資料庫廠商、資源探索服務廠商),你連Say No的權利都沒有

開放取用學術產出的著作權歸屬

在這邊,特別要講的是開放取用學術期刊文章,因為學術期刊文章的著作權歸屬最為明顯,其他類型學術產出的著作權歸屬可以依理類推。

我自己經驗中的許多開放取用期刊都是和作者簽非專屬授權,著作財產權保留給作者擁有。這裡則有一份Elsevier的Copyright Policy,在開放取用文章的部分是寫著專屬授權給Elsevier,但作者擁有著作財產權

這份Elsevier的文件則寫出如果文章是以Open Access方式發表在Elsevier期刊,作者可以有的著作權選擇

講講錢吧!文章處理費是有多貴?


P&R 或 R&P
P&R和R&P是Plan S 變革/轉型安排(transformative arrangement)的實施方式之一。出版社會根據機構的出版量情形和機構討論用P&R或R&P方案。
  • P&R: Publish & Read,用在學術產出量大的機構,以期刊文章來說,會根據機構過去的出版量,計算在這出版量下(或網上加一點)的文章處理費總額(P),另外再附加電子期刊的訂購費(R)。一般而言,R的費用會比P的費用少很多,同時該機構在合約期間發表的文章都可以Open Access,而且不需要另外再付文章處理費了(因為已經先付過了)。
  • R&P: Read & Publish,用在學術產出量不算大的機構,通常在臺灣,恐怕所有的大學都比較適用這個方案。就是跟往常一樣,圖書館還是需要支付電子期刊的訂購費(R),除此之外,會付一個定額的文章處理費總額(P),當然這個P一定會比R少很多。在R&P方案下,未來機構內的學者發表到出版社的OA文章可以免付文章處理費或者是文章處理費打折。通常只要機構內學者在出版社的OA出版量稍微增加一點點,就回本了。

參考文獻

Budapest (2002). Budapest Open Access Initiativ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budapestopenaccessinitiative.org/read.

Liesegang, T. J. (2013). The continued movement for open access to peer-reviewed literature. America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156(3), 423-432.

Open Science (n.d.) In Wikipedia. Retrieved December 26, 2019, from https://www.aresearchguide.com/cite-wikipedia-in-apa.html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