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7日 星期四

非專屬有償授權在學術傳播中的價值

研究生命週期 (圖片來源)

本來有要落落長且一長串,後來想,算了。 就圖資和學術傳播學者的角度來說,以下是我的看法:

  1. 大學與商業資料庫公司簽約,讓學生自由選擇是否非專屬有償授權,主要著眼於資料庫公司重製、加值與全球行銷,可以提高學術成果在全球與華人市場的能見度與潛在影響力。
  2. 授權合約的授權範圍係將合約標的進行重製等加值流程後收錄於資料庫等權利產品或服務,以電子形式透過單機、網際網路、無線網路或其他傳輸方式授權用戶進行檢索、瀏覽、下載、傳輸、列印等使用行為。不包含改作。
  3. 題名、摘要等詮釋資料欄位(或資料詮釋)屬於加值的一環,但既有的欄位一般應予照錄,詮釋資料欄位內容的更改是否涉及著作權法的改作,因我不是著作權法專家,無法判定。
  4. 詮釋資料欄位內容更改與著作權法議題釐清後,若有必要,則在授權合約中進一步釐清(增修授權合約)。
  5. 若學生(著作權人)對於資料庫廠商的行為不滿,不願再繼續上架,學校可協助著作權人向資料庫廠商要求下架,著作權人亦可逕自向資料庫廠商要求下架。
  6. 整體來說,包含學位論文與學術產出(期刊文章、研討會文章、專書...)的非專屬有償授權是利大於弊,不應因噎廢食。

Related Posts:

  • 土博的英文演講經驗談 像我這個土博士,寫英文還可以(雖然一定是臺灣英文,不符合老外用法),說英文再怎麼溜,也比不上喝過洋墨水的。 記得第一次用英文報告,應該是吃頭路後在CONCERT年會的報告(喔,那是多久以前呀?CONCERT明年就20歲了),報告的題目應該是InfoSpring的Mirror Site建置計畫。記… Read More
  • 想一想、檢查檢查、再參加 參加研討會是學術傳播中的重要環節,不僅在研討會中可以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吸收最新的研究發展,更能與同儕學者討論互動,促進未來的學術合作。如今,學者每天都會收到一些參加研討會的邀請,其中一些是來自受人尊敬的學術活動,而另一些則具有誤導性、誇大甚至是造假。在這個掠奪性研討會(Predatory C… Read More
  • 掠奪性期刊判斷案例 (一) 最近有位老師問我,有個新興開放取用期刊邀請他擔任編輯委員,問我的看法。我說圖書館是非常支持正派經營的開放取用期刊的,但是對於開放取用期刊的品質還是要審慎,以免落入掠奪型期刊的陷阱。 我根據老師給的期刊,做了點初步的功課: 出版社:出現在 Beall’s List 中,就算不立即拒… Read More
  • 想一想、檢查檢查、再投稿 出版是學術傳播中的重要環節,畢竟學者辛辛苦苦地做了研究,又有令人滿意的結果,總是要讓世人了解並進一步運用研究成果。在這個掠奪性期刊(Predatory Journals)肆虐的時代,學者需要謹慎挑選可信的期刊,方能讓自己的研究成果得以彰顯。 既然要謹慎挑選,就沒有捷徑,每位學者在發表研究成果… Read More
  • 淡江資圖系黃鴻珠老師退休祝詞據說黃鴻珠老師明年二月退休,真捨不得呀。鄭麗敏副館長和陳亞寧教授央我寫寫祝詞,以下是我寫的完整版。 說來,我是淡江資圖系的女婿(這樣有幫我加分嗎?)。老婆大人說她唸書的時候很喜歡上黃鴻珠老師的課,都坐在前面的位置。但是因為老婆大人很安靜,所以她覺得黃老師應該不記得她。前幾年帶老婆大人出國開會時遇到… Read More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