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3日 星期三

「教育部110年度第1梯次數位學習課程認證規定及指標說明會」分享

 研究生命週期 (圖片來源)ㄟ,這應該可當作是學術傳播的一環吧。教育部數位學習課程認證指標即將邁入3.0,12/22 請我去說明會上以「  師生互動與學習者之間互動」為題進行分享。我就以109學年度第二學期的我們家數位碩士在職專班的「統計學」課程進行分享。說真的,申請教育部數位學習課程認證需要系所、助教、助理,以及臺師大教務處下的網路大學籌備處的行政支持,因為送認證時的自評表和課程說明書真的不是我這個忙到翻的人處理得來的。我也相信一般的老師應該沒這個精神和時間去處理這玩意。我也覺得,若是學校想要鼓勵老師申請數位學習課程認證,應該要開個說明會,向有興趣的老師說明整個指標的意義。以我來說,就算申請了二門課的數位學習課程認證,對有些指標還是一知半解。我也是在授課期間一直打擾所上的助教、助理以及網路大學(籌備處),至少得先求量方面的滿足,再來求質的提升。其實,一開始我還是頗猶豫要不要申請課程認證的,因為有個坎我一直邁不過,就是:「實體授課就不一定聽得懂統計了,學生用數位學習會聽得懂嗎?」後來,因為即使不申請認證還是得用數位的方法上課...

2020年12月17日 星期四

Google (Scholar) 會征服(學術傳播)的網際網路?

 研究生命週期 (圖片來源)這篇部落格文章的題名用了太多括弧。有人可能會說:「咦,不是早就征服了嗎?」幾年前,某位圖資界朋友跟我說,跟研究新手介紹資料庫時,應該優先介紹A&I資料庫(索摘資料庫),再介紹特定出版社的電子期刊系統。我問:「為什麼呢?」因為A&I資料庫是跨出版社、甚至跨文章類型廣泛地蒐集特定領域的文獻,從A&I資料庫可以得到領域的概觀。而特定出版社的電子期刊系統只能查特定出版社的(期刊)文章。這樣說來是沒錯啦,...

非專屬有償授權在學術傳播中的價值

研究生命週期 (圖片來源)本來有要落落長且一長串,後來想,算了。 就圖資和學術傳播學者的角度來說,以下是我的看法:大學與商業資料庫公司簽約,讓學生自由選擇是否非專屬有償授權,主要著眼於資料庫公司重製、加值與全球行銷,可以提高學術成果在全球與華人市場的能見度與潛在影響力。授權合約的授權範圍係將合約標的進行重製等加值流程後收錄於資料庫等權利產品或服務,以電子形式透過單機、網際網路、無線網路或其他傳輸方式授權用戶進行檢索、瀏覽、下載、傳輸、...

2020年12月8日 星期二

矛盾金門行

第一次到金門,不是當兵時,而是在開發第一代「公共圖書館統計系統」之後巡迴教育訓練之時,可能也是15年前的事了吧?之後,陸續到金門幾次,似乎都來去匆匆,朝辭松山飛尚義,晚離尚義返松山的行程。這次,因為有一整天在金門縣文化局圖資科的工作坊,特地在前後多控留一天,來個金門慢活之旅。             ...

2020年12月5日 星期六

2020年12月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