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30日 星期六

談資訊工程與資訊科學

吾友邱炯友老師在FB上PO了短文『當Computer Science被譯為「資訊科學」時,我們該怎麼算這筆帳?我是圖資人。』我這個跨行的人只好來不負責漫談,反正讀一篇「計算史學/計量歷史的歷史(History of historical computing)」也讀到累了。 要了解資工系在臺灣的早期發展,追溯一下臺灣大學、交通大學、清華大學這三個學校的資工系沿革就可以囉。 三個學校裡,交大算是最早有資工相關學系的,從交大資訊學院的沿革來看,1965年就成立自動控制工程學系,後來陸續改名為控制工程學系、計算與控制工程學系(後來分成計算機科學系、控制工程學系,1979年更名為計算機工程學系/研究所。 清華大學則是在1977年成立計算機管理決策研究所(記得我在交大念書時,有些老師開玩笑地說:簡稱「管策所」(呃,為免不敬,就不把諧音寫出來了)。1988年改名為改名為「資訊科學研究所」。 臺灣大學在系所簡介裡這麼寫 民國66年教育部核准臺灣大學成立資訊工程學系,招收學士班學生,隸屬工學院,為臺灣最早以「資訊」命名之系所。 所以......

2020年5月27日 星期三

人魚沉睡的家 (By 東野圭吾)

圖片來源:博客來網路書店 身為理工男,東野圭吾有不少和科學(幻想)有關的小說。其中最著名的當然就是湯川學系列了。 除了湯川學系列之外,東野圭吾的《平行世界的愛情故事》也是以腦科學包裝出來的一個愛情故事,雖然我曾經說過去除了腦科學,《平行世界的愛情故事》就只是一部普通的愛情故事。 我知道有些東野圭吾的小說,可能我不會看第二遍,因此在國內出版東野圭吾小說幾近氾濫的時候,我就開始挑選該購買的標的了...

2020年5月10日 星期日

冷光 (By 約翰.哈威)

圖片來源:博客來網路書店 這一回,愛貓、愛爵士樂、愛三明治、愛啤酒、愛威士忌的芮尼克探長改談「起士」。啊,不,既然芮尼克愛那麼多東西,不如改談「愛」吧。 在推薦序中,盧建彰導演寫說「這是個關於愛的故事」;在譯後記中,譯者李靜宜談到了孤獨無助、人心的距離、孤寂凋萎。愛亂入的我,不禁想起《東京下町古書店》的崛田我南人總愛說的「這一切是為了愛呀!」 倒也不是我愛亂入,芮尼克這回真的提到不少次起士,只是,書中用的是乳酪。一直懷疑乳酪和起士是不是同件東西,看起來是。葛呂耶爾乳酪(P36)、嘉士堡乳酪(P225)、斯蒂爾頓藍乳酪(P36、P298)、戈爾根朱勒乳酪(P387)。 書名《冷光》,和《寂寞芳心》、《迷蹤記》、《荒蕪年歲》(Wasted...

2020年5月4日 星期一

東京下町古書店 (By 小路幸也)

圖片來源:博客來網路書店 印象中沒看過幾本跟圖書館、古書店有關的小說,可能《東京下町古書店》系列是第一本(部、系列)吧。 為了這個系列,以及另一個系列《下町火箭》,去查了一下「下町」是哪個範圍?原來 在日文中的「下町」是指在東京較早開發的區域,是屬於老街或舊城的意思,通俗來說是平民區,在東京的下町範圍可不少,如淺草、御茶水、神保町、日比谷等都屬這範圍,「下町」也使人想起充滿人情味的狹窄街道,湧擠的小商店雜貨鋪,面積不大的餐館和居酒屋,以及平實古雅的小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