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1日 星期五

從Web 2.0 到 Library 2.0 (重PO 2006/11/27的文章)

2006年時Facebook & Plurk還沒在臺灣亮相。然而PO文幾乎滿五年後的今天再來看,過去所想,又實現了多少?或者,已經被丟在歷史的灰燼裡了...


又,眾人是否已經嫌Library 2.0退流行了,開始講起雲端...


========================================
這一陣子,Web 2.0喊得震天價響,連Library 2.0都有人喊出來了。
如果說Web 2.0的精神是 "共建共享",而Web 2.0 靠著Blog, Wiki, Flickr, YourTube...等應用而逐漸成型,那麼Library 2.0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信手拈來幾個Library 2.0可能的應用:
  1. WIKI -- 共筆機制。我打算把WIKI用在"主題資源網站" (Subject Gateway),蒐集交大各個學術領域的重要網路資源。圖書館先初步蒐集一些,再讓交大人協力充實。
  2. Blog -- 不管是閱讀心得, 讀書會, 虛擬特展...都算是把Blog (Web 2.0)的精神用在圖書館(此所謂 Library 2.0)也。
  3. Tagging -- 圖書資訊學界自有一套分類標準(就是大家在書背上看到的836, QA76...這些玩意),這套分類標準是給圖書館排架用的,也方便讀者取書(所以圖書資訊學界把這個號碼稱之為索書號),Tagging的精神可以讓讀者對任何書作自己的關鍵字標誌,逐漸形成Folksonomy(相對於原本嚴謹的Taxonomy)。
  4. 此外,像以Collaborative Filtering精神做的推荐系統,以及讓讀者對書籍給評等...等機制都算是。ㄜ,秘密計畫"A-Bu"就屬於這個範疇。
Web2.0可說是一堆技術,也可說是一個"觀念";同樣地,Library 2.0可以用一堆技術兜起來,但最重要的還是"觀念",或者說是"心態",讀者和館員都要有願意共建共享的心態。比方來說,WIKI的機制始於"人性本善"/始於容忍錯誤,但圖書館強調的是品質,也往往養成了館員求完善的特質,這兩者之間如何Compromise?
來了個Library 2.0,並無法免除館員的工作,雖然資訊科技可以提供館員許多協助,但"內容"卻是要花時間的,但是,也讓圖書館省思要透過何種方式,把圖書館的館藏和資源推銷出去 ?Library 2.0是提供了一些工具和技術,但內容還是需要館員的投入。例如,我就覺得很棒,視聽中心願意花心力去整理視聽中心的新上架媒體,並且在部落格上面加入劇情簡介和預告片等資訊;例如,我也覺得自己很棒,願意搞個推理館藏特展部落格。
當然,館員願意投入只是遊戲的一端,讀者願不願意和我們一起玩也是一件重要的事。其實,為什麼有"那麼多人" (呃,我把"那麼多人"加上引號,因為我覺得相較於網路上的所有使用者,那些人只是Long Tail...)願意投入Web 2.0,據說要有誘因(Incentives),誘因可能是名譽,可能是成就感...,但這個誘因我還沒在Library 2.0找到
我還記得先前將"部落格在圖書館的應用"一文,轉給同仁看時,我的最後一頁加了這些Note:
  • Blog只是一個Tool,很多事情即使不用Blog也可以做,但利用Blog作起來比較容易。
  • Content is the king and content is the key
  • 圖書館很重視資料的徵集,但資料的推廣與利用同樣重要;利用Blog可以作為圖書館推廣行銷的一個好管道。
星期六的早晨,拉里拉雜的寫了這篇不太正式的文章,也不想引什麼宏偉大論了,反正那些文章大家只要在Google輸入 "Web 2.0" 和 "Library 2.0"就可以找出一拖拉庫了。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