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6日 星期六

模仿犯 (By 宮部美幸)

圖片來源:模仿犯

為了在讀書會導讀,終於把這重磅社會派推理小說閱讀完畢,中譯本約1,400頁,重點是字太小,太折磨人。總時間超過二個星期以上,斷斷續續,連在高鐵上也看。

雖然很棒,但應該很難再去看第二遍,除了說字太小之外,太黑暗也是一個原因。

第三次說字太小了,因為在讀書會分享時每個人都這麼說。我跟在城邦集團的朋友說,下回改版,請比照《所羅門的偽證》,多幾本書無所謂,字大一點就好。

這本書歸在社會派推理小說,其特性就是寫實、以社會現象描述為主軸,不強調詭計。雖然例如松本清張的《點與線》還是有不在場證明的破解,但沒有也無所謂。像《模仿犯》,七早八早就已經知道兇手是誰了,但依然還是可以吸引讀者繼續閱讀。

以下是維基百科中寫的故事提要:
在東京郊區經營豆腐店的有馬義男外孫女古川鞠子突然下落不明,三個多月之後,真一在隅田川沿岸的大川公園發現了女性用的手提包和被砍斷的右手。
日本電視臺和報紙對這一事件進行了大規模的報導,所有日本人都在關注事件的進展情況。有一通電話打到了電視臺節目:「我就是那個把右手扔到大川公園的男人,你們不想再對這一事件進行報導了嗎?」、「手提包和右手的主人是兩個不同的人,手提包的主人是―個叫古川鞠子的女性。」罪犯不止一次地給節目打電話,興奮地談論著案件的相關情況,罪犯不僅嘲笑報導案件的媒體,還嘲笑因案件內容所興奮的觀眾。
不久,在罪犯通知媒體的地方,發現了古川鞠子的屍體...。
在日本小說翻譯名家賴明珠給的推薦序中 ,以〈純純日本風 推理超長篇〉為題,舉出了《模仿犯》裡的一些議題:

  1. 為什麼少女紛紛離家出走?一一失蹤?她們都到甚麼地方去了?
  2. 是甚麼樣的心魔作祟,驅使犯人不由自主地一犯再犯?
  3. 幼年的經驗對一個人一生能造成多長遠的影響?
  4. 犯人也是受害者嗎?值不值得同情?
  5. 被殺的都是女人嗎?為什麼?
  6. 英俊瀟灑的笑臉背後,隱藏著甚麼樣的真面目?
  7. 媒體在犯罪報導中,為閱聽者提供的是娛樂還是資訊販賣?扮演的是正義呼聲?警察幫手?還是助長罪行推波助瀾的殺手幫兇?
書中的受害女子,古川鞠子雖然父母離異,算是認真過活的女孩。除此之外,其他受害的女子,或多或少有成績不良、染頭髮鑽耳洞、援交、家境富裕豪奢浪費等的問題。或許宮部美幸是用這些例子跟我們說家庭很重要。

再看栗橋浩美和網川浩一(和平),兩個人都是從小成績優異。栗橋小時候是優等生,家裡開藥局。有一個姐姐叫弘美(日文讀音和浩美相同),小時候被媽媽因為產後憂鬱症用枕頭悶死,浩美出生後用同樣讀音的名字幫這個男孩命名,六歲生日時還插八根蠟燭,因為要連姐姐的生日一起過。在這種母親覺得有罪惡感、時時念著夭折的弘美,浩美就常常出現小女孩的幻影,連第一次意外殺人都是因為小女孩的幻影所引起;和高井和明一起開車墜崖也是因為如此。這一段還真的讓我聯想到東野圭吾的《人魚沉睡之家》。

至於網川浩一(和平),小時候也是不折不扣的優等生,而且看似性情和藹,每一個人都喜歡他,這也是為什麼警方沒有一開始就懷疑他的原因。但,因為生父、養父、生母的原因,在書中帶了這句話「生下來沒甚麼立場,到哪裡去都惹人嫌的傢伙 」、「愛出風頭、愛鬧事是對親情飢渴的反動吧」(下冊第652頁)。今天在讀書會裡,有同學就覺得,因為「極度自卑、而極度自傲」「出了社會後,到處都有優異的人,怎麼讓大眾注意到我」是網川策畫下這一連串事件的原因。

所以看來,家庭、幼年的經驗,對一個人的影響甚大。

媒體,是這部小說的重要主軸。因為媒體,讓高井和明的妹妹(由美子)差點自殺;因為媒體揭露了由美子的自殺(第二次,死了),讓前畑滋子差點崩潰,讓滋子下定決心挖出網川的真面目。最後也是因為媒體,向坂主播幫助滋子揭開網川的真面目。說來,媒體在犯罪報導的角色是甚麼呢?

悲劇的正向角色,高井和明,小時候因視覺障礙(不是視障,而其實是腦神經的問題,雖然看得到字,但無法理解),導致成績不良,因而依附栗橋,栗橋三不無時就把自己做的壞事賴給和明。國中時經柿崎老師發現,重新賦予他人生希望。在故事中,和明是最早發現栗橋可能犯罪的事,後來即使網川和栗橋綁架了和明,想要讓和明被自殺,把一切罪名推到和明身上,但和明還是極力地想呼喚栗橋回來。眼看著要成功了,小女孩的幻影又出現在栗橋面前,兩人一起駕車墜崖。

高井由美子,本來是幫助高井和明的正向角色,但在和明死後,一心想洗刷和明的罪名,誤入網川的陷阱。是個十足的悲劇角色,一嘆!

在大川公園發現死屍右臂、鞠子皮包的塚田真一,在大川公園事件發生的一年前,家裡才慘遭滅門,除了他,父母、妹妹都喪生。從此真一就不斷自責:「如果我不跟別人講爸媽最近才得到一筆遺產,是不是事情就不會發生了。」滅門血案的兇手樋口秀幸的女兒樋口惠,就一直追著真一跑,要他去見關在獄中的樋口秀幸,「如果你不講有遺產,我父親怎麼會犯罪呢,你也有責任!」自責,也是這部小說的主軸之一,真一自責、義男自責、滋子自責,但自責的好像都是好人呀:

殺人殘酷的地方,不只是殺死了被害者,我們這些活著的人也一點一滴被殺害著。而最令人生氣的,是我們自己殺害自己。…我沒有那麼堅強可以拼命自責,忍受著一點一滴殺害自己--有馬義男 (下冊第P487頁) 
只看到自己想要的、希望的,不管現實情況是多麼的扭曲、不管怎麼拖累周遭、讓別人狼狽,只要能說出自己的主張強迫別人接受,妳們都無所謂,不是嗎? (下 冊第432頁)
人的心一旦遇到太過悲傷的事,或是可怕的事,就會像那樣關閉起來 (下冊 第686頁)
的確,加害者的家屬並非加害者,但書中對於樋口惠、高井由美子,則發出以下訊息:
只看到自己想要的、希望的,不管現實情況是多麼的扭曲、不管怎麼拖累周遭、讓別人狼狽,只要能說出自己的主張強迫別人接受,妳們都無所謂,不是嗎? (下冊第432頁)
幸好,真一最後選擇面對樋口惠,真一應該有獲得救贖吧?他對樋口惠說:
 這世界上有很多壞人,就是有些人會在妳我這種有了難過的事,一個人不知道該怎麼辦而迷惘時,想要壓榨我們、欺騙我們、利用我們。可是應該也有很多不是那樣的人們。所以妳應該去找那些人,找真正可以幫助妳的人(下冊第701頁)。
雖然,網川的身世是那樣 ,但我還是不甚能理解,真的是因為這樣而籌畫了這一大齣的劇場型犯罪(下冊第508頁)嗎?

純粹的惡:沒有任何理由,連被害人都不知道為什麼會遇到這種事 (上冊第628頁)
戲劇是為了讓觀眾欣賞而創作。劇作家或導演,不會親自上台表演 (下冊第464頁) -- 建築師
像妳現在這麼卑微地活著又有甚麼意思?...成為這一連串連續殺人事件的受害者,就等於參加了盛大的演出 (下冊第509頁) -- 武上法子(武上的女兒,模擬犯人語氣)
快樂殺人犯 (下頁第515頁):為了獲得某種快感,或心理上的滿足或補償所犯下的殺人行為。
至於,這部小說為何叫《模仿犯》?

圖片來源
模仿犯的英文就是Copycat。1995年(天呀,25年前),雪歌妮薇佛和荷莉韓特共同主演一部超好看的電影「兇手就在門外」,英文就是copycat。其實,從頭一路看到尾,幾乎不知道為何書名要叫《模仿犯》,直到最後,前畑滋子呼弄網川浩一:在這本《Just Cause》裡
「最早被認為是兇手的嫌犯死掉後,有人跳出來主張他是無辜的,不是殺人兇手… 。因為這樣很好玩,裝成正義死者獲得大家矚目是一件愉快的事」(下冊第681頁)
逼得網川的自尊心冒起來反駁,一切都是我原創的!才揪出真兇。

警察,還是使了很多力,只是在這部小說裡,因為支線太多,警察的努力往往會被忽略。

還有個韌性極強的老爹有馬義男,在失去了孫女後,和栗橋周旋、和由美子周旋、和網川周旋,罵和平的幾句話最精采了:
人不是為了好玩、為了愉快、為了讓眾人喜愛追著跑,只要能出名就是對的。像你這樣想做甚麼、愛說甚麼就胡作非為也不行… 謊言是會被拆穿的…真實這個東西,不管被你丟得多遠,它一定會找到路回家,回到你身邊的 (下冊 第697頁)。
「不要瞧不起社會,不要太小看這人世。你就是沒有大人教,從小就是沒有大人告訴你這些道理,所以才會變成這樣。你這個不是人的殺人犯,我要說的就是這些了。」的 (下冊 第698頁)
另外,有幾個伏筆,理論上應該在警方最後的行動中有重大作用,但都暗場帶過了:

  1. E2 C12:和明 Call 「都民生活諮商日誌」 (留下聲紋可以證明和明不是兇手)
  2. E3 C18:赤井山附近住戶撿到栗橋的手機 (可以證明栗橋和和平密切通聯)
  3. E3 C19 武上法子、篠崎與角田真弓 (潛在受害者) (目擊和平是犯人之一)
還有,宮部美幸寫得很辛苦,我畫人物關係圖和事件時間軸也很辛苦:

《模仿犯》主要人物關係圖

1996年事件時間軸
喔,對了,E=Episode=部,C=Chapter=章,所以E1C1=第一部第一章。

為了今天的讀書會,我還準備了一份簡報,可以從SlideShare下載。

最後,很快地講講《模仿犯》2016年拍的SP電視劇,幾個重要人物:前畑滋子--中谷美紀(仁醫中吉原的野風)、有馬義男--橋爪功(我小時候看他的火曜劇場,和另外一位國字臉帥哥演偵探搭檔,忘了是甚麼片)、武上悅郎:岸部一德(Dr. X中大門醫生的師父、老闆),三個老戲精,讓栗橋、高井、網川三個人的形象就模糊了。此外,這部片子是2016年拍的,所以把智慧型手機、監視器、社群媒體都用上了。還有,因為是電視劇,所以有些誇張的情節,例如受害家屬聯席會,其實沒那麼多人出席;最後一場大對決也沒那麼戲劇化。

啊,寫太多,累了。這篇文章應該是這個把月來沉迷於《模仿犯》的總結了。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