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現代公共圖書館的使命應基於以下四要素:
- 漸進(evolution):基於長久以來所塑造之促進閱讀、非正規學習(informal learning),以及自助(self-help)的圖書館獨特形象。圖書館的新角色與新服務應植基於其傳統的核心技能。
- 公共價值(public value):聚焦於公共介入(public intervention)能產生大量附帶利益(spin-off benefits)的領域,如成人素養(adult literacy)與學齡前的學習(pre-school learning)。
- 獨特性(distinctiveness):植基於圖書館開放、素淨、中立與自助的文化;無需重複其他公私立(文化)機構的服務;固守獨特強項但需與其他公私立機構結盟,以收其 1+1 > 2 之綜效。
- 國家級的視野、在地化的服務(local interpretations of national programmes)。
現代圖書館使命的三大方向:
- 促進閱讀與非正規學習(The promotion of reading and informal learning)
- 數位技能與服務的取用(Access to digital skills and services including e-government)
- 提供政府資訊、服務的取用
- 建立地區性服務的新鏈結
- 線上資訊服務,例如線上社群、線上學習、線上活動
- 內容創製,例如地區歷史、地理、口述歷史
- 解決社會排擠、建立社區認同與發展公民素養 (Measures to tackle social exclusion, build community identity and develop citizenship)
- 保持與社區所有民眾需求的相關度
- 尋找、了解、服務非使用者,將潛在使用者變為實際使用者
資料來源:
DCMS Framework for the Future (Library, Learning and Information in the Next Decade)。
Related Posts:
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第54屆第2次會員大會開幕致詞各位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的會員,大家好:
歡迎大家願意在周末假日前來參加本會第54屆第2次會員大會。回顧過去一年,圖書館界遭逢許多挑戰,包含考選部規劃調整職系、圖資學門在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逐漸萎縮、圖書統一定價制度和公共出借權議題浮上檯面,一直到近日學術圖書館與電子期刊廠商間的角力等,在在衝擊到圖書… Read More
實踐數位人文的真人書
實踐數位人文的真人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館長柯皓仁專訪
柯皓仁教授在1996年起就和國立交通大學前館長張瑞川教授跨入臺灣電子資源採購的前身--InforSpring計畫,從數位資訊合作為臺灣大專院校圖書館注入一股新活力,一路走來,他秉持盡心盡力的一貫精神,發揮巨蟹座的愛家本能,專注在本位上做… Read More
Google大神,我真是搞不懂你所謂大神,果然不是ㄧ般人所能夠了解的!
因為世界網路大學排行的事,國內許多大學都還蠻在意Google Scholar收錄學校內容的情形(雖然有時候覺得為排名做甚麼事很差勁,但正向思考是有需求、壓力或許就比較有辦法達到圖書館本來想做的事,例如:機構典藏)。
好啦,觀察了很久,師大在Google Sc… Read More
IFLA持續專業發展指導綱領:原則與最佳實務 (Executive Summary)
繼續專業發展:原則與最佳實務 (2016年版概要)
IFLA的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Workplace Learning section (CPDWL)在2006年通過了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 Read More
ORCID 臺灣聯盟意向徵集
提升研究成果的可見度與影響力一直是研究者努力的目標。在現今運用網路與資訊工具進行研究的e-Research時代,已有若干工具有助於研究者提升研究成果的可見度與影響力,ORCID就是其中的佼佼者。ORCID全名為Open Research and Contributor ID,它是一個獨… Read More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