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9日 星期日

閱讀與我

掉掉書袋吧。古德曼(Ken Goodman)在他的重量級論著《談閱讀(On Reading)》中提到,讀者與作者在閱讀中相互交易思想,閱讀是建構的過程,讀同一篇文章、同一本書的兩個讀者,永遠不會建構出相同的意義。

大家也會在很多文章中看到如下列的閱讀定義:閱讀是從印刷字體獲得意義,藉由文字的辨識領會其中的意義,閱讀也是個解碼的過程(解作者心中的碼),也是智力運作的延伸,除了字形、字音的辨識與連結,以及對作者論述的解讀與體會外,批判式思考、問題解決與其他複雜的智力運作都包含在閱讀之中。

艾德勒(M. J. Adler)、范多倫(C. Van Doren)在他們的一個重量級論著《如何閱讀一本書(How to Read A Book)》中提出了閱讀的四個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並根據實用型、文學、故事、戲劇、詩、歷史、科學與數學、哲學、社會科學等不同文本,提出閱讀方法的建議。


呃,掉書袋就到此為止吧,再掉下去,可能會被大家打得滿地找牙。

在幾次嚴肅或輕鬆地談閱讀場合中,前者如「閱讀是一輩子的事」,後者如「我的金庸閱讀」,我都曾和聽眾分享過我的閱讀起步走(BookStart),雖然那個時候,我已經超脫0-5歲有一段時間了。猶記國小時,每逢月考過後,老爸都會騎著他的摩托車,載著我到當時仍是風華正茂的重慶南路書街去採購圖書,記得那時我特別喜歡看中國古代的英雄故事(小朋友看的武俠小說吧),例如五虎平西、薛仁貴征東、薛丁山征西之類的。就連西洋的英雄或冒險故事,例如三劍客、鐵假面具、十五少年漂流記這些,更不用提福爾摩斯和亞森羅蘋了。可想而知,我買了不少東方出版社的書。那已經是四十年前的事了,小時候的記憶有點模糊,但前陣子我老姊在談起這些事的時候還說她贊助了不少我買書的經費。特此感謝老爸與老姊。啊,對了,當時還很期待買完書之後去「美觀園」買握壽司和炸豬排。


長大一些...,嗯,也就是五六年級的時候吧。在家附近發現一間租書店,哇塞,這下子簡直發現了世外桃源。雖然那時也有看劉興欽的機器人、大嬸婆,葉宏甲的諸葛四郎與真平,但坦白說,看的漫畫還是以日系居多,那時候可能是因為漫畫審查或甚麼緣故吧,每一個主角還都有中文名字(哈哈),例如好小子林峰,還有大家熟悉的小叮噹、大雄、宜靜等等,一直到《第一神拳》剛開始的幾集,幕之內一步都還有個中文名字叫李慕之。


那時候最迷的漫畫應該是千葉撤彌的好小子、小拳王(話說矢吹丈最後力竭而亡的那一幕,迄今仍在許多漫畫甚至戲劇中有致敬版本);手塚治蟲的三眼神童、怪醫黑傑克;矢口高雄的天才小釣手。從以前到現在,有許多家長會鼓勵小朋友看故事書,但常常加一句但書,就是漫畫除外。我其實不覺得看漫畫有甚麼不好,是啦,漫畫的確是圖像多、文字少,但不看漫畫的人不知道,對我而言,看漫畫還是順著文字對白、故事情節走,這兩項是關鍵呀,即使畫的再唯美,但若沒有故事情節支撐,這漫畫還是不怎麼樣的。

矢吹丈的經典場景 (圖片來源)

父母對我看漫畫的態度?嗯,我想是有點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吧。那時候除了租漫畫之外,攢點零用錢就去買漫畫和故事書了唄。喔,說起這漫畫,長大之後還一直有買、有看,直到這幾年比較忙一些,買漫畫少了,但偶爾還是會到出租店去租漫畫。分享一下我長大之後喜歡的漫畫吧~嗯,其實《名偵探柯南》不算在內,《將太壽司》、《金田一少年事件簿》(現在還有《金田一37歲事件簿》)、《靈異教師神眉》(現在還有《靈異教師神眉Neo》)可能是大家比較熟知的,其他呀,還有安達充的《Touch鄰家女孩》、島崎讓的《霸王傳說》、篠原千惠的《魔影紫光》等等等。

說來,漫畫裡面還是可以學到東西的呀。不管是在《將太壽司》的品鑑壽司、《金田一少年事件簿》的邏輯推理、《霸王傳說》的仁義,《靈異教師神眉》的日本妖怪事典、《蒼之封印》(篠原千惠)的左青龍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啥,說我胡扯?那我就推薦你們去看《家栽之人》、《夏子的酒》囉。更何況有很多人是因為看了《神之雫》而喜歡上紅酒,有些小朋友看了《棋靈王》之後去學下棋的呢。

接下來講講武俠小說吧。說來,父母真的對小朋友影響很大,哈哈。國中時吧,老爸有個朋友在三重開租書店,他也是三不五時去借點武俠小說回來看。那時候租書店的武俠小說都得在書封上再弄個保護套,就像以下這張圖一樣。喔,那《楚留香傳奇》是我的,不是租書店的,那是我長大之後有陣子比較沒錢,又沒辦法戒讀,所以去光華商場買的二手書。話說老爸去租書店借回來的武俠小說,我們家的兄弟姊妹也事加減拿來看,但說真的,要自己去買武俠小說嘛,又怕被打,哈哈。

然後也不知道甚麼時候就看起金庸了。應該也是國小吧。不過那時候,金庸小說在臺灣好像還是禁書,就算在臺灣出版,也不能用金庸的名字。於是乎,就有下面這張圖的情況出現:



這套司馬翎的《小白龍》其實是金庸的一部作品,但資歷不夠深的,可能不知道他是金庸的哪一部作品。《倚天屠龍記》?喔,不,《倚天屠龍記》是《懺情記》,同樣掛上了司馬翎是作者。總之,不知道從國中的啥時期開始,我就偷偷地買金庸小說,藏在床底下,一直到...高中放榜的那一天,我就光明正大地把全套的金庸作品集從床底下搬出來,彷彿在昭告:怎麼樣,我看武俠小說還是考上第一志願了



長大之後的閱讀經驗,看官們大概也都知道了:從倪匡的《衛斯理系列》開始看科幻小說、從謀殺女王阿嘉莎.克莉絲蒂的《東方快車謀殺案》開始看偵探小說。今天在這裡也不談甚麼「心流」,但我確實記得一開始看不下《達文西密碼》,後來不知道從哪一章開始,忘時間之流逝,一個下午就把它結束了。

關於閱讀,我其實也講不出甚麼個大道理來。《紅樓夢》,我看到林黛玉死掉之後就沒往下看了;《老人與海》等經典作品,說來,也不見得會合我胃口。國高中時代,我的確拿起了紅皮書(那是重南的哪個書局專門賣章回小說)的《封神演義》、《東周列國志》。至於中國四大名著,我好像除了《西遊記》之外,都沒看完,YOU KNOW THE REASON。 反倒是《聊齋》、《二刻拍案驚奇》我看得很開心,YOU KNOW THE REASON。

喜歡閱讀的人,都會找到適合自己個性的文本,偏食/偏書,儘管不太好,但也沒啥不行。不管是七三開、八二開、九一開,除了自己喜歡的文本外,多少涉略其他類型文本也是不錯的。就像我,有時看《科學人》會看到睡著,但是還是加減看看啦(王榮文董事長別打我),總會長點見聞的。

還是得給老師、家長一些建議:
  1. 就讓小朋友隨心所欲地亂看吧,無論是漫畫、繪本、故事書,喜歡上閱讀是最重要的。隨著年齡漸長,每個人都會找到自己適合的文本。
  2. 要小朋友看書,你們也要看書呀。不然小朋友會說,你們都不看書了、一天到晚只會追劇,幹嘛要我看書?
對了,我一直不了解,要小朋友看完書之後寫閱讀心得、通過一下小測驗的閱讀認證到底對培養小朋友閱讀喜好是不是正確的做法。

據說(不知道從哪聽來的),一個家庭要培養閱讀習慣需要十年的時間,但只要培養好了閱讀習慣,就像我,閱讀就是一輩子的良伴。找個喜歡的作家、找個舒適的角落,或坐或臥(注意視力),開始閱讀吧!

對了,我是不知道某市長關於《紅樓夢》、《老人與海》、棒球發言的前言後語,尤其是在這個發言很容易被扭曲的世界。就算某市長說:「《紅樓夢》、《老人與海》不見得和我的胃口,我也不是那麼愛看棒球,但我覺得閱讀、運動是件好事。」,有可能到了媒體上就被「掐頭去尾」只留下撩起話題的部分。

也許《紅樓夢》、《老人與海》...甚至還有更多的書不和你的脾性,但我相信你總會找到適合你的書!

後記:我家老爸在看完我文章後的發言,值得分享。

剛看到皓仁的閱讀與我,幫我憶起將近50年前的往事,當時到東方出版社,買了幾本書心想應當可以讓皓仁看三四個禮拜吧,結果不到一星期就說,看完了禮拜天再去買好嗎,當時心想怎麽這樣快,當然就再去買,如今已經不記得去了幾星期。國中畢業考上建中,及建中畢業考上大學,二次都在書櫃擺滿金庸及福爾摩斯等等的多部全套小說,當時真驚訝你這麽有時間看這完這麽多的課外書。如今當上教授,回家時仍忙著打表單。如今你也50出頭了,希望你能多照顧健康,萬事如願。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