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6日 星期四

研究碎碎念 -- 論文主題

我用幾年前臺師大圖資所盧韋伶的學位論文 "業餘攝影愛好者之網路圖像分享網站使用與標記行為研究",在這個研究題目裡包含了幾方面:

  1. 研究對象 -- 業餘攝影愛好者
  2. 研究標的 -- 網路圖像
  3. 研究主題 -- 使用行為與標記行為
研究對象、研究標的、研究主題都是從研究者感興趣、天馬行空想像出來的大主題去限縮、聚焦的產物,目的是為了讓研究有一定的範圍,不至於失焦。上述這篇論文,研究者可能一開始是對 "Web 2.0 使用者發佈資訊的動機和行為有興趣",然後再多次限縮、聚焦的產物。

研究主題會與研究目的和研究問題有關,也會和使用的理論(或發展的假設)有關,是整個研究的焦點所在。

跟著前述題目往下走"Web 2.0 使用者發佈資訊...",Web 2.0時代,使用者能發佈的資訊包含文字、圖像、影音...,究竟想研究的是所有資料類型或特定資料類型?即使限定了圖像,使用者五花八門,可能有美食愛好者、旅遊愛好者、廚神...,不同種類的使用者,分享和標記圖像資訊的行為也不一。在一個研究中,若甚麼種類的使用者都要去討論,恐怕研究的結果會很發散。

所以我揣摩盧同學(通常我們都叫她魯咪,就不知道和嚕嚕咪有沒有關係)可能是循著這樣子的脈絡把她的學位論文題目訂下來。

可是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在這論文題目中沒有提到研究的究竟是哪個網路圖像分享網站?如果再仔細看論文,可以發現她用的是Flickr這個網站。我覺得網路圖像分享的網站雖然很多,每個網站或多或少有些不一樣的功能(或者優使性不盡相同),但若研究的結果只能應用在單一網站(例如用來建議這個網站如何改善),那研究的貢獻其實不高。所以,雖然網站是一個研究的"虛擬場域",但更重要的會是人的行為(研究主題)、研究對象和研究標的。更重要的是,好的研究發現應該是要能夠generalization的(不限於單一平臺、單一系統...)。

再絮叨一下,過幾年後Flickr可能不紅了(甚至被併購、關掉),如果這樣,一個以Flickr為研究主題的論文可能就很快失去價值了。還有,人家已經做了Flickr,如果你再來做Instgram或其他網路圖像分享網站就有點東施效顰了...,除非
  1. 有不一樣的研究對象嗎?
  2. 有不一樣的研究主題嗎?
  3. 當然...採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勉強可有不同面向、層次的發現。

Related Posts:

  • 語意網與連結資料專題研討 (Semantic Web and Linked Open Data Seminar) Linked Open Data (LOD),又稱Linked Data,是一套將資料發布於網路的原則,運用此套原則發布資料將有助於資料集、後設資料元素集、以及控制詞彙的彼此串聯。透過LOD,將有助於資料的再用性(reuse)、降低冗餘(redundancy),並可透過資料互聯的加乘效果,展現資… Read More
  • 心正志誠 -- 談碩士在職專班這兩天因為某政治人物碩士學位論文「抄襲」的事鬧得沸沸揚揚。對就是對、錯就是錯,姑且不論因政治立場與權力掌握所演變成的「追殺到底」與「輕輕放下」。但,一番討論又扯到「學店」、「在職專班」等等議題,可就讓我心有所感了。 第一次接觸到「在職專班」,是我在交大的時候。當時,在楊維邦教授/館長的擘劃下… Read More
  • 研究碎碎念 -- 論文主題我用幾年前臺師大圖資所盧韋伶的學位論文 "業餘攝影愛好者之網路圖像分享網站使用與標記行為研究",在這個研究題目裡包含了幾方面: 研究對象 -- 業餘攝影愛好者 研究標的 -- 網路圖像 研究主題 -- 使用行為與標記行為 研究對象、研究標的、研究主題都是從研究者感興趣、天馬行空想像出來的大主… Read More
  • 正向思考服務社群的特質身為圖書館員,你怎麼描述你的服務社群?ㄟ,男女比例、年齡情況、職業分布...。說起來這也不就是一顆一顆的西瓜頭 (要萬聖節應景的話,就是南瓜頭)。考慮看看,挖掘你服務社群的個人吧? Hands:誰具有啥樣的技能?例如:綠手指、打毛線、煮得一手好菜 (我可是說得一口好菜)。 Heads:誰具有啥樣… Read More
  • 學位論文書寫方式圖片來源研究成果的價值是你和你教授的事,我只能顧到學位論文的形式。形式與價值兼顧是最好的,至不濟,形式是最基本的門檻,不要連形式都做不到了! 要注意的事項: 最基本的事:英數字字型請用Times New Roman,不要 (使用中文字型),用 (使用中文字型)實在太醜,傷老師眼睛。 … Read More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