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9日 星期日

土博的英文演講經驗談

像我這個土博士,寫英文還可以(雖然一定是臺灣英文,不符合老外用法),說英文再怎麼溜,也比不上喝過洋墨水的。
記得第一次用英文報告,應該是吃頭路後在CONCERT年會的報告(喔,那是多久以前呀?CONCERT明年就20歲了),報告的題目應該是InfoSpring的Mirror Site建置計畫。記得報告到一半,中文還脫口而出(被Sophy Chen笑了好久)。
看老外用英文演講,即使英文是母語,還是有不少人照稿念。英文不好的我,當然也可以照稿念,只是覺得那樣蠻無聊的。 Sophy Chen說她用英文講也會照稿念,但她的理由不一樣... 她怕天馬行空講太溜講到外太空去了,所以需要講稿讓她在地面行走(這叫神人)。
其實,就算到現在已經講過幾十場英文了(應該有吧),我還是會很緊張的,因為英文的思維邏輯和中文畢竟不同,我常說,用英文講功力就只剩1/3了,雖說到現在我居然可以用英文笑話,🤣🤣
再Cue Sophy Chen 一次,某一回可能是IFLA演講吧,她蒞臨現場,聽完後跑過來跟我說,「柯博士,你真是太厲害了,你把講稿都背起來了吧?」... 真的被她猜對了!我的祕訣無他,先背英文稿再說,背完有個全貌,臨場有點狀況也不至於相差太遠了。到如今,我還是會大概背一下啦。
我們和老外不一樣,老外的Handout通常是提綱挈領,我們的英文Handout通常會寫得比較密密麻麻(但font size很重要,盡量在24pt以上),那其實也無妨。有時就算照Handout念,老外也能體諒,總比提綱挈領但臨場無法表達來得好。
緊張歸緊張,但對我而言,我覺得不論是中文演講或英文演講,都是一場Show...。即使再沒信心,都不能讓觀眾看出來。
最後,如果你不想背稿、也不想念稿、但英文又不好,我會建議,可以不用背完全稿,但盡量開頭幾張Slides可以背一下,因為... 開頭若順暢了,後面講下去就沒問題了。
對了,通常我會在開講前20分鐘吞個B群,提振一下精神。

Related Posts:

  • Google大神,我真是搞不懂你所謂大神,果然不是ㄧ般人所能夠了解的! 因為世界網路大學排行的事,國內許多大學都還蠻在意Google Scholar收錄學校內容的情形(雖然有時候覺得為排名做甚麼事很差勁,但正向思考是有需求、壓力或許就比較有辦法達到圖書館本來想做的事,例如:機構典藏)。 好啦,觀察了很久,師大在Google Sc… Read More
  • 土博的英文演講經驗談 像我這個土博士,寫英文還可以(雖然一定是臺灣英文,不符合老外用法),說英文再怎麼溜,也比不上喝過洋墨水的。 記得第一次用英文報告,應該是吃頭路後在CONCERT年會的報告(喔,那是多久以前呀?CONCERT明年就20歲了),報告的題目應該是InfoSpring的Mirror Site建置計畫。記… Read More
  • 想一想、檢查檢查、再投稿 出版是學術傳播中的重要環節,畢竟學者辛辛苦苦地做了研究,又有令人滿意的結果,總是要讓世人了解並進一步運用研究成果。在這個掠奪性期刊(Predatory Journals)肆虐的時代,學者需要謹慎挑選可信的期刊,方能讓自己的研究成果得以彰顯。 既然要謹慎挑選,就沒有捷徑,每位學者在發表研究成果… Read More
  • 淡江資圖系黃鴻珠老師退休祝詞據說黃鴻珠老師明年二月退休,真捨不得呀。鄭麗敏副館長和陳亞寧教授央我寫寫祝詞,以下是我寫的完整版。 說來,我是淡江資圖系的女婿(這樣有幫我加分嗎?)。老婆大人說她唸書的時候很喜歡上黃鴻珠老師的課,都坐在前面的位置。但是因為老婆大人很安靜,所以她覺得黃老師應該不記得她。前幾年帶老婆大人出國開會時遇到… Read More
  • 想一想、檢查檢查、再參加 參加研討會是學術傳播中的重要環節,不僅在研討會中可以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吸收最新的研究發展,更能與同儕學者討論互動,促進未來的學術合作。如今,學者每天都會收到一些參加研討會的邀請,其中一些是來自受人尊敬的學術活動,而另一些則具有誤導性、誇大甚至是造假。在這個掠奪性研討會(Predatory C… Read More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