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6日 星期日

無病呻吟之「人工智能與圖書館」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不管是五月初的大專校院圖書館館長聯席會或今天在政大舉辦的研討會,不約而同地以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為主軸,在今日AI翻譯成人工智能或許會比人工智慧來得好(對了,從以前到現在臺灣都將AI翻譯成人工智慧,人工智能是大陸的用語),也可能未來真有一天會由智能演化為智慧,不過我今天也沒有要討論資料、資訊、知識、智能、智慧間的層次與異同就是了。

其實我在政大小小開了玩笑,大學時沒去修AI,連Neural Net都沒去上,從大學就沒學好人工智能。倒也不是避AI唯恐不及,我今日回想,也忘了當初為啥沒去修這麼有趣的課。

雖然該去買本AI的通識書,不過今天來不及,就姑且引用維基上人工智能的詞條吧。詞條中說到AI研究的課題包含:(1) 演繹、推理和解決問題;(2) 知識表示法;(3) 規劃;(4) 學習;(5) 自然語言處理;(6) 運動和控制;(7) 知覺;(8) 社交;(9) 創造力;(10) 倫理管理;(11) 經濟衝擊等。

在這麼廣泛的定義下,機器學習、資料探勘應該也都屬於人工智能的一環吧?最近我和Shun-hong Sie在建置的臺灣歷史人物資料庫(TBDB)中用技術去判斷人事時地物,你能說那不是人工智能嗎(說不定判斷地比人還準,因為人會看錯眼,哈哈)?很久以前玩的Personalized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PIE)(其實是推薦系統),若推薦地準到使用者嚇一跳,這算不算人工智能呢?講著講著,很厲害的排課系統應該也有人工智能的成分在吧?

當然,可能有一天人工智能會發展到比人還厲害 (強人工智能尚在發展階段)。

不過,對圖書館來說,我還是覺得與其去問「人工智慧在圖書館中會有甚麼功能、有甚麼想像?」,倒不如去思考圖書館(和讀者)有甚麼需要,這些需要是否有辦法利用科技(包含人工智慧在內)來解決。

我這個電腦人到頭來被人文給洗腦了 (其實應該說我本來就很有人文素養),我覺得本心、初衷很重要。

我不知道會不會有一天,人工智能在圖書館會不會就如同Web 2.0、雲端、大數據一樣,都只是個華麗的名詞。最近有人跟我說... 如果一項科技會讓人類失業,這是好科技嗎?我們都想像有了科技,館員可以去做更深入、高階的讀者服務,但現實是,有了科技可能就砍人頭了。

Related Posts:

  • Library Design Showcase 2011圖書館案例(一) 改善功能性 美國麻薩諸塞州的Bolton公共圖書館自1901年興建後,未曾有過擴展或整建,館舍空間主要用來存放館藏,不適合其他功能。擴展計畫將圖書館的面積由2000平方英尺增大至16,000平方英尺,讓該館在保留其歷史氛圍之餘,仍有足夠的空間做為社區室、電腦檢索區、寧靜閱讀區、兒童區之用… Read More
  • 部落格在圖書館要在圖書館經營起部落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畢竟,到處可見無名小站等著名的部落格系統,無論在功能或服務等各方面都比圖書館光靠一己之力(呃,也不能說一己之力啦,畢竟這個系統是Open Source的LifeType)所建立的部落格系統強的多。雖然據我的觀察,只要有寫部落格的人,通常會有好幾個部落格分散在… Read More
  • 圖書館行銷重PO刊載於原百世經綸部落格 (2006.11.16的文章) ========= 圖書館的每個同仁都非常努力,不管是書籍的採購編目、資料庫和電子期刊的採購,或是視聽中心的經營,大家都站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 但是,我們所努力購置的這些內容是不是都能夠Reach讀者呢?舉例來說,讀者都覺得G… Read More
  • Library Design Showcase 2011Library Design Showcase 是 American Libraries Magazine (AL) 在每年4月一個重要的活動,且已經有超過30年的歷史。AL 會展示所精選出來全美各類型圖書館新建或整修後的建築物設計[2]。2011年的 Lib… Read More
  • 公共圖書館的任務 國際圖書館協會聯盟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公共圖書館宣言》(UNESCO, 1994)列舉了以下12項公共圖書館的任務,並可歸納為資訊、素養、教育、文化、休閒等五大類:一、      從小建立與強化兒童的閱讀習慣;二、         支援各種層級的正規教育及自我進修;三、         提供個人… Read More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