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月前,和老爸一同去泡湯,老爸突然問我還要幾年退休。ㄟ~算一算,居然還十年不到就要退休了(除非退休年齡又往後延)。滴水穿石,這究竟是說小力量累積起來會成為大力量呢?還是在讚嘆時間的無形力量?國家圖書館曾淑賢館長在2024年1月16屆退,曾館長對退休一事十分低調,儘管有一點點儀式,但沒讓館外人士參加。在她退休前,我和她共同參加了金門縣和新竹縣的圖書館事業發展委員會,沒和她談到退休的事;許多公共圖書館的夥伴有沒寫卡片給她,我也沒有。所以,就用這篇文章表示敬意。「璀璨十三․閃耀國圖」,她在國圖館長任內的諸多成績,小螺絲釘的我有幸參與:啟動臺灣文獻合作數位化計畫:「臺灣華文電子書庫」中應該有幾本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的館藏啦~廣徵海內外珍貴文獻:跳過跳過。推動全民閱讀風氣:一定要提的當然是臺灣閱讀節囉。2023年的臺灣閱讀節已經邁入第11個年頭,這個臺灣的旗艦閱讀活動是在曾館長任內開辦的。說也奇怪,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應該是這個活動的支持者,但我我不知道為什麼,一直到2019年我擔任學會理事長第四年才參與,應該是我太沒Sense。我記得那年的臺灣閱讀節是在大安森林公園舉辦,同一天學會的年會在臺北市立圖書館總館舉行,還好相隔並不太遠,那天我還趕場,主持完學會年會的開幕典禮後跑去參加臺灣閱讀節的開幕,之後又回到學會年會,累死我了。那一次算是建立了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每年都參加臺灣閱讀節的慣例。另一方面,我在臺師大圖書館館長任內很早就敲定每年年底要辦「臺師大閱讀節」,其實就是呼應臺灣閱讀節啦。推出分齡分眾圖書館利用課程:這應該也是跳過啦。微小的貢獻就是擔任了兩次「青年學者養成營」的講師,以及若干次「公共圖書館管理訓練課程」、「圖書館資訊組織訓練研習班」的講師。建立公共圖書館區域資源中心:跳過跳過,貢獻不大,頂多就是審審計畫、當當輔導委員。輔導公共圖書館推動總分館營運體制:過去臺灣各類型圖書館有分別的營運基準,曾館長任內統合了營運基準並提高其位階,訂定了「圖書館設立及營運標準」,我好像沒參與訂定的過程,但是後來我透過「全國大專校院圖書館館長聯席會」提案,提高了大專校院圖書館購置館藏經費的比例;我也參與了一種圖書資訊服務指引的編訂,雖然這個指引還需要修正,哈哈;最重要的應該是俗稱的「總分館計畫」,除了六都之外,其他縣市的圖書館因為地方自治的緣故,縣市文化教育局處的圖資科對鄉鎮圖書館並沒有管轄權,但是在這總分館計畫裡,建立了類總分館營運體制,小弟我有幸擔任新竹縣、金門縣、連江縣的輔導團召集人,參與了新北市、新竹市、臺東縣、彰化縣的輔導,擔任了臺北市、新北市、新竹縣、新竹市、花蓮縣、金門縣、連江縣的圖書館事業發展(諮詢)委員會,見證了這幾年臺灣公共圖書館的突飛猛進開創國際標竿學習參訪團:印象中參與了幾次,一次到中國大陸,那次應該是第一屆與南京圖書館合辦的玄覽論壇,發表了和公共圖書館空間改善與設備升級的評估,後來參加的另一次玄覽論壇則是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的文創業務為主題;另一次則是到新加坡Natio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