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30日 星期三

誰在看電子書呢?

今天在Book Patrol上看到一份關於電子書閱讀的統計,蠻有趣的,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閱讀電子書者有63%是女性,男性就只有37%囉。至於閱讀紙本書者則有59%是女性。看起來,不管怎麼樣,女性比男性愛閱讀就對了。 60%的電子書閱讀者在45歲以下,至於紙本書的閱讀者則有53%在45歲以下。 66%的電子書閱讀者有大學或以上的學歷,至於紙本書的閱讀者則有61%有大學或以上的學歷。 電子書閱讀者最近想閱讀的書籍類型依序如下:神秘、懸疑或偵探小說==>一般小說==>羅曼史==>幽默==>歷史。至於紙本書閱讀者最近想閱讀的書籍類型也差不多。可是啊,叫我用電子書去看偵探小說,門都沒有...。ㄟ,這個調查是沒有去問電子書閱讀者看不看學術專書是吧?嘿嘿,我猜就算有,比例也是不高的啦...

2013年1月29日 星期二

圖書館公共關係的數位革命

有兩位仁兄在ALA MidWinter介紹如何有效又省錢地接觸到圖書館的網路使用者並進而提升影響力,他們採用的方法是用Google Ads 和 Facebook Ads,他們提到每天只要花10美金,參與的圖書館在28天後Facebook粉絲至少都增加了一倍,最厲害的可以增加到四倍 (前提是原來的粉絲不要太少呀,不然翻倍是很容易的事)。 這兩位仁兄有些建議,包含因為經營Facebook粉絲專頁要很費勁,所以圖書館最好讓館員分攤經營Facebook專頁的工作。在開始經營Facebook專頁前還需要設定經營指引與目標,在經營指引方面包含:何時PO文、如何產生引人注目的內容;至於經營目標則包含:吸引更多訪客、吸引更多人按讚,或是有更多的回應。 那麼甚麼叫做引人注目的內容呢?這兩位仁兄指出:凡是粉絲關心的內容、分享個人的喜好(如書籍推薦)、讓專頁成為回答使用者問題的管道等都是。另外,要留意即時性以及和時節相關(例如要學測了就發份鼓勵考生的文章...)。 說起這個Google...

2013年1月28日 星期一

浪人神探傑克李奇

要不是跑去看了湯姆克魯斯演的神隱任務,恐怕,我不會想到去借李查德(Lee Child,嘿,理查德不姓李,姓查德)的的傑克李奇(Jack Reacher)系列吧! 以為湯姆克魯斯的神隱任務是Mission Impossible之類的片子,想不到片頭打出"Based on Novel...Bala Bala... Lee Child",我就知道被騙了,那絕對不是特務片,而是冷硬派私探片。還好,不管劇情合不合理,尚稱娛樂性甚高。神隱任務的原著小說書名叫做《完美嫌犯》啦。皇冠還重出電影書衣酷藏版(不過我是不會去買這種書衣的書啦)。 完美嫌犯電影書衣酷藏版(影像來源:博客來網路書店) 回來說說傑克李奇系列吧。小弟在下我也是不是沒看過冷硬派私探小說,例如:勞倫斯卜洛克筆下的馬修史卡德、丹尼斯勒翰的派翠克/安琪,當然更不用說雷蒙錢德勒的菲力普馬羅、達許漢密特的私探了。 憑良心說,如果說要改編成電影,我想丹尼斯勒翰的派翠克/安琪,還有李查德的傑克李奇系列是比較適合的,因為動作特多、血流成河! 馬修史卡德,是適合夜晚獨酌時看的小說,雖然暴力,但是那暴力通常是由犯罪者所發起,馬修史卡德通常是不動刀動槍的(例外之一是在《每個人都死了》)。雖說馬修史卡德是歸在冷硬派私家偵探,但偵探的意味比較濃,發生犯罪的地點大多限制在大蘋果紐約市。戒酒、上匿名戒酒協會,外加當警察時代的誤殺事件,總是讓馬修史卡德某種程度帶點陰鬱的味道。固定班底的依蓮、米基巴魯、阿傑、吉姆法柏(掛在《每個人都死了》)總是有個Family的況味在。 丹尼斯勒翰的派翠克/安琪系列就改天再說啦~。 至於李查德筆下所塑造的傑克李奇呢,就和馬修史卡德95%不太一樣啦。背景:陸軍憲兵特調小組退伍,憲兵,代表"漢草"很好;特調小組,代表過去有無數的辦案經驗,對付的都是軍中極端惡劣的份子。現職:浪人!說起來傑克李奇和馬修史卡德像的那5%,大概就是兩個人都不太在乎物質生活,隨遇而安。所以當傑克李奇的過去軍中老友有些成就之際,傑克李奇卻隨興地跳上第一眼看到的巴士(或是搭便車),看巴士要把他載到啥地方。 索命訪客、厄運連鎖、地獄藍調 這次看了傑克李奇的三本書:《地獄藍調》(應該是出場作)、《索命訪客》、《厄運連鎖》。總是得多講點傑克李奇和馬修史卡德其餘95%不同的地方啦,列舉如下: 道德觀不同:如前所述馬修史卡德是不太取人命的,這個傑克李奇則是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型的,除了在《索命訪客》傷人較少外,在其他兩本書裡面都血流成河。 宅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