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5日 星期日

抽真空軟木塞與老酒開瓶器


左邊的那個是抽真空橡膠軟木塞。真的軟木塞要嘛開(紅白酒)瓶之後就塞不回去了,不然可能會整個碎掉。用橡膠軟木塞,然後用左上那個玩意抽個幾次,就可以把紅白酒瓶裡面的空氣吸出來,讓紅白酒比較不會氧化。

右邊的那個是最近入手的新玩意--老酒開瓶器。紅白酒若是擺上個幾年(咦,我家有這種酒嗎?),又沒有厲害的紅白酒冰庫或地窖(ㄟ~提這個幹嘛?),在開瓶時軟木塞很容易碎裂,甚至軟木塞渣渣很容易掉到紅白酒裡面(還得過濾)。老酒開瓶器不像一般開瓶器用螺絲破壞軟木塞,而是用那兩根長短尖頭的東東卡住軟木塞邊邊,然後把軟木塞拔起來。

2020年10月24日 星期六

本所深川鬼怪傳說 (By 宮部美幸)


圖片來源:博客來網路書店

《本所深川鬼怪傳說 》這本書後來全新改版,連書名都換成了《本所深川不可思議草紙》。宮部美幸拿手的時代小說,搭配了捕物帳、七不思議的人情小說。

本所,就是現在東京的墨田區,這區隔著隅田川和台東區相望,區內的重要景點包含了晴空塔、東京江戶博物館。區內有些地方還留著本所的名字,例如本所吾妻橋、本所中學。

東京墨田區  (Google Map)

喜歡宮部美幸的讀者們,有空可以去翻翻《平成徒步日記 -- 宮部美幸的江戶散步之旅》,這本書是宮部美幸帶著出版社的編輯、攝影等等人在現代東京踏查古代江戶路徑,包含忠臣藏赤穗四十七勇士的逃亡路線、箱根小田原,以及這本《本所深川鬼怪傳說 》中七不思議發生地等等。在《平成徒步日記 -- 宮部美幸的江戶散步之旅》中就提到

所謂七不思議,乃是七個奇異的現象。日文的「不思議」專指奇怪的事物或現象,不一定有故事情節,也不一定發生在古代。「不思議」與「怪談」是有分別的。「怪談」專指鬼怪故事。(P177)

日本挺有趣的(該說蠻無聊的嗎?),有好多七不思議,我是搞不懂為啥都是七不思議,而不是九不思議等等等。維基百科裡還列出許多七不思議呢!愛看推理漫畫的讀者,想必熟知《金田一少年事件簿》的第四個事件檔案「学園七不思議殺人事件」。

本所七不思議(圖片來源:《平成徒步日記 -- 宮部美幸的江戶散步之旅》)

上圖是《平成徒步日記 -- 宮部美幸的江戶散步之旅》中繪出的本所七不思議發生地,有興趣的看官可以對照古今地圖一番。本所七不思議一般指單邊蘆葉、送行燈籠、愚弄伴奏、擱下渠(留下堀、置下堀、置行堀)、洗腳宅邸、不滅掛燈、不落葉的櫧(ㄓㄨ樹等等。事實上,本所的七不思議還不只七個,例如上圖中還有輕津太鼓。維基百科裡也有個條目在講本所七不思議,我覺得維基百科裡面的圖卷還蠻精緻的呢!

單片蘆葉(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這七件怪事到底在說甚麼,大家可以從維基百科中找到,舉例來說,單邊蘆葉的故事如下:

江戶時代本所的附近住的美女阿駒(お駒)為家附近的男子留藏所愛慕,他曾幾次想要強行擁抱阿駒,阿駒卻對他非常冷漠,最終激怒了留藏,追趕阿駒而出。

他們一逃一追到了隅田川入口的駒止橋附近(現在的藏前橋附近),留藏襲擊了阿駒,砍下她的一手一腳,最終將屍身投入河中。

在這之後駒止橋此側的河岸都長滿了茂盛的蘆葦,卻詭異的只長出半邊的葉子,彷彿是阿駒的怨念在作祟一般。

故事的尾聲,留藏發狂而死。這即是片葉之葦的由來。 -- 維基百科

《本所深川鬼怪傳說 》就是以這七不思議為基底所改編的七篇捕物帳故事,以回向院老手捕吏貫穿全書,綜合人性的黑暗與光明面。舉例來說,在單邊蘆葉裡藉近江屋壽司店老闆藤兵衛的被謀殺引出「給魚或是給釣竿」的「老梗」。藤兵衛給江戶人的印象是鐵石心腸、守財奴、愛排場,女兒美津從小因此與藤兵衛不合,常常將壽司店的剩飯「施捨」給窮人,男主角彥次在小時候也受過美津的施捨,但後來給藤兵衛所阻,彥次卻也因此對美津存有愛慕之意。然而藤兵衛是否真的那麼鐵石心腸呢?「施捨」與「救助」的差異又在哪呢?其實藤兵衛遇到像彥次這類遭遇的人,都拐彎抹角地介紹工作、讓他們能自食其力地成長,這就是所謂的「救助」,而只不只是給剩飯「施捨」。當然,最後還是會抓到殺死藤兵衛的兇手,但看來也就不是那麼重要了。此外,原本單邊蘆葉說的是「單戀不成,惱羞成怒」,但是在本書裡,的確有單戀,卻做了點改編。

至於其他幾篇:

  • 洗腳宅邸:講的是繼母的故事。繼母從小是旅館的打雜丫頭,每有旅客投宿,就捧來盛水木盆,清洗旅客那沾滿泥巴塵土的雙腳。在這樣環境下長大的繼母,是真心疼愛美代的嗎?
  • 不滅的掛燈究竟是能指引方向、帶來溫暖,照亮腳邊的掛燈?抑或是夫妻間的憎恨之油所燃亮。
  • 愚弄伴奏:「男人都是愚弄伴奏」。深夜所傳來不知來源的愉快祭典伴奏聲,就像在嘲笑人一般,就跟猜不出其想法的戀人一樣。以貌取人帶來的悲劇。
  • 送行燈籠:不即不離地跟著的燈籠,是鬼怪,還是非常喜歡小倫的某人?這裡也有單戀,但,究竟是鬼怪還是非常喜歡小倫的某人就很隱喻了!
  • 擱下渠:據說,滿載而歸的釣客途經錦系渠就會聽到岸涯小鬼的叫聲「擱下…擱下」,回家一看,釣來的魚都不見了。還是…這是釣不到魚的釣客編出來的鬼話?這篇故事涉及了害命,是篇還不錯的推理小品。
  • 不落葉的樹:櫧樹不是不落葉,而是有人執著地將落葉掃除。
收錄的這幾篇短篇小說,有關於親情的,包含單邊蘆葉、不落葉的樹;有關於男女、夫妻之情的,包含:不滅的掛燈、送行燈籠、擱下渠、愚弄伴奏、洗腳宅邸。每篇故事雖然有殺人、強盜、騙婚、傷害等犯罪,其中的男女、夫妻之情也不一定是真心的,但在宮部美幸的筆中「娓娓道來」,有些故事令人感動,有些故事則是令人傷感。

2020年10月18日 星期日

娑婆氣系列 (By 畠中惠) -- 溫馨、感人的妖怪、人情推理佳作

圖片來源:博客來網路書店

溫馨、感人的妖怪、人情推理佳作。

說來有趣,已經忘了為什麼會買這部連作者姓名都不會發音的小說了…。今天上網查了一下,才知道的讀音是「ㄊ|ㄢˊ (田)」,意指旱地(Dry Land),多用於日本姓名。這部在臺灣由謬思出版社共出版六本的《娑婆氣》系列,是不折不扣的江戶時代妖怪推理兼人情小說。

閒話少說,在《娑婆氣》中目次的次頁就開宗明義定義啥是娑婆氣:

娑婆氣:受俗世間名譽、利益得失等各種欲望所控制的心。

娑婆:梵語,意為能忍、堪忍、雜燴,謂在這個世界的眾生要忍受各種苦和煩惱;亦指釋迦牟尼佛所教化的世界。

這個系列,說穿了就是以日本妖怪所包裝的,因娑婆氣引起的人情、推理故事。

主人翁,一太郎,是江戶通町船運批發商長崎屋的少當家,因為自小體弱,雙親為了這個寶貝少爺,就到處買藥材,後來還兼營藥材批發,並讓一太郎有一搭沒一搭地經營這藥材批發的生意。

在一太郎五歲的時候,祖父帶來了兩位年約十歲的童子佐助與仁吉,要這兩位童子家丁照顧一太郎的生活起居。這兩位童子家丁非同小可,是稻荷大人派遣來守護一太郎的使者,自此,一太郎就在一眾家人的呵護與碎念下逐漸成長,雖然身體還是很弱,但推理、分析能力卻十分強大。

咦,不是妖怪推理嗎?妖怪在哪?前面所說的稻荷大人,就是稻荷神,「是日本神話中穀物、食物之神的總稱,包括倉稻魂命、豐宇氣毘賣神、保食神、大宜都比賣、若宇迦賣神、御饌津神等。神道之外,佛教的荼枳尼天因為神佛習合,也被視為稻荷神。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在《娑婆氣》中的稻荷神是指荼枳尼天,如果對日本神話文化有點研究的人,應該知道狐狸是稻荷神的使者。為什麼稻荷大人要特別照顧一太郎,因為…一太郎的祖母就是稻荷神座前使者三千歲的皮衣大人 (註:皮衣指的是活了三千年以上的妖狐幻化而成的美女。《貓婆婆》P10註3)。

啊,一太郎因為有祖母的血統,祖母又在稻荷神前侍奉,所以可想而知,派來的兩位使者佐助與仁吉當然非同小可。佐助呀,是犬神,仁吉是白澤。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犬神比較容易明白。至於白澤,似乎是中國和日本神話中都有提及的神獸。「能說人語,通達天下萬物之情理。能夠通曉天下鬼神萬物狀貌,是可使人逢凶化吉的吉祥獸。常與麒麟或鳳凰等,同視為德行高的統治者治世的象徵。相傳黃帝巡狩時,在東海海濱遇到白澤,向它請教鬼神之事。白澤告訴了黃帝11,520種鬼神的事情。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圖片來源: 上古最強5大神獸,白澤排第五,麒麟僅排第三


喔,除了這兩位神妖之外,一太郎因為繼承了祖母的血統,往往能看到家中各妖怪出沒。例如長相可怕但卻很調皮的小妖怪鳴家(這是一群,不是一隻),付喪神屏風覷與鈴彥姬、貓又、野寺坊、見越入道等等。在諸妖怪的護持之下,常生病的一太郎總算還是平安的成長。
鳴家。圖片來源:娑婆氣IG

《娑婆氣》人物、神妖關聯圖 (圖片來源:官網)

雖然把《娑婆氣》系列歸類於妖怪推理小說,但實則是藉眾妖怪之助,解破各類謎團。妖怪比較方便之處,就是可以如出入無人之境蒐集線索 (各位就當作有個可以到處查到情報的忍者密探就是了),要不然就是可以裝神弄鬼(廢話),摧毀犯人的心理防線。但說來,破案的本質還在於一太郎的推理。此外,因為是江戶時代,可以把這系列看成捕物帳、人情小說,所以雖然有推理,但推理的嚴謹度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娑婆氣》系列在台灣共出版了六本,這次複習先看到了第三本,除了第一本《娑婆氣》是長篇之外,第二本《致當家大人》和第三本《貓婆婆》都屬於短篇。其中幾篇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
  1. 妖怪作怪:就如我前面所寫的,雖然是妖怪推理,但真正妖怪作亂的並不多。第一本《娑婆氣》就真的是妖怪作怪,半妖付喪神墨斗的作亂;也是藉由這一本帶出整個系列的人物,以及為啥一太郎可以看到妖怪。此外,就是第三本中的〈產土〉,「成佛成鬼皆由人捏」,講的是「名人打造,又全心操使過的戲偶,當然會有魂魄了!(P207)」
  2. 佐助與仁吉的故事:為何佐助與仁吉願意來當一太郎的兄長家丁。〈產土〉除了講戲偶成精之外,也是講佐助的過去,故事的描述真的嚇死人,因為同樣有用到少當家這三個字,只不過此不同彼。第二本中〈仁吉思念的人〉自然就是講仁吉的故事了,人與妖的千年相戀。
  3. 淡淡的粉紅哀傷:第三本中〈吹泡泡〉說的是和一太郎青梅竹馬的小春出嫁的故事。故事中除了長崎屋之外,還有間和果子點心鋪三春屋,三春屋的繼承人榮吉是一太郎的兒時玩伴,只是這榮吉做出來的點心太難吃 (不知道最後有沒有繼承);榮吉有個妹妹就是小春,一太郎對小春只有兄妹之情,但小春很喜歡一太郎,這個故事描述的是一太郎去打探小春的對象是不是可靠時所發生的事件。
  4. 人心比妖鬼還難測:第二本的同名短篇〈致當家大人〉,雖然不知道為啥取這名字,「…一封字跡潦草的情書,讓過度溺愛一太郎的家丁仁吉成了殺人嫌疑犯…」,死者是專賣婦女小用品的雜貨鋪(小間物屋)「天野屋」的獨生女,簡單說,「江戶的大火,延燒出人心與妖鬼模糊不分的交界…」,這篇小說裡濡女就扮演了摧毀犯人心理防線的角色。其實啊,這篇就是以妖怪為包裝、探討人心(良善、險惡、醜陋?)的佳作,其他如第三本的同名短篇〈貓婆婆〉、〈榮吉的甜點〉(裡面的佈局在一些現代推理小說常見)、〈四布棉被〉(當家還是不要對屬下太苛刻)等也是如此。
濡女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作者畠中惠的中文資訊還真的不多,非得搭著娑婆氣的日文去查找,才發現豐富的日文資訊,光是日文的維基百科就比中文的內容多出好幾倍。懂日文的看官這個網站是一定要去看的:https://www.shinchosha.co.jp/shabake/,裡面有《娑婆氣》系列非常詳盡的介紹。看完之後,就會發現,原來臺版的《娑婆氣》系列又是斷尾了(哭哭)。

對了,看完《娑婆氣》的另一個收穫就是知道江戶時代的計時方式了,一天分為十二時,午前和午後都是從九時(凌晨十二點到午夜兩點,或是中午十二點到下午兩點)開始,八、七、六、五、四(上午十點到十二點,或是晚上十點到午夜十二點)這樣倒過來計時的。

2020年10月16日 星期五

默默奉獻的灰姑娘藥師

 

圖片來源:KKTV

華麗的聰美,樸實的聰美,介於華麗與樸實的聰美,這不是一人三化。

  • 華麗的聰美:高嶺之花、天國餐館
  • 樸實的聰美:法醫女王、默默奉獻的灰姑娘藥師
  • 介於華麗與樸實的聰美:校對女王、多金社長小資女

我還是偏愛樸實和介於華麗與樸實之間的石原聰美。

醫院裡,有經營高層 (救人還是賺錢?請看派遣女醫 Dr. X)、醫師、護理師、藥師…,據說「默默奉獻的灰姑娘藥師」是日本第一齣以藥師為主軸的電視劇。

石原聰美扮演著熱心照顧每位病人用藥的藥師 -- 葵綠。不知道看了這齣劇之後,日本人進了醫院會不會對藥師尊敬一些,或是都要找藥師來用藥指導?就如同校對女王演完後,可能害死一堆校對從業人員,因為…不知道有幾位作家遇到這種事實查核的校對女王 (可是我知道我們家的編輯好像從中得到不少激勵咧)。

偶爾傷風感冒去診所看病,因為醫藥分業的緣故,遇到藥師只是在健保藥局拿藥之時。在醫院裡,病人最會遇到的就是診間的醫師、護理師…,檢驗時會遇到檢驗師 (很多檢查也是醫師在做),另外,掛號櫃台。藥師的角色對大部分人來說就是在領藥櫃檯問病人姓名、查對藥袋、給藥,ㄟ,沒啥了不起吧?

石原聰美飾演的藥師葵綠,因為在小時候遇到一位很照顧她生病的妹妹的藥師,從此立志要擔任一位視病如親的醫院藥師,秉持著對藥物的了解,勇於對醫生提出「疑義照會」,也就是「向醫生核對處方箋錯誤之處」,在第一集就因為這樣惹得醫生不開心。

每一集開頭,在介紹出場的病人時,都會出現以下的旁白:「患有XXX疾病的某某某…他們在醫院外的世界都有著寶貴的日常生活,並會繼續邁向各自的未來,而守護他們恢復原本的日常就是我們藥師的職責。」醫生、護理師、檢驗師、藥師…等等等在白色巨塔工作的人們應該都是以讓病人恢復原本的日常為職責,只是藥師經常會被忽略,這齣劇應該就是要提醒大家要詩不只是在領藥櫃檯發藥而已。

幾年前,父親曾經在不同醫院看病領了藥效類似的多種藥,服藥之後的交互、加成作用,讓他有時昏昏沉沉。後來在另一家醫院門診時,醫生看了老爸拿去的各種藥,跟他說這些那些藥通通不用吃,結果少吃藥之後精神就恢復了。看這齣劇時想起這段往事,就覺得,啊,藥雖然能治病,但是可不能隨便服用呀!

這齣劇裡碰觸到不少的議題:

  1. 臨終照護:有兩集的劇情涉及到臨終照護,包含中華料理「娘娘亭」老當家和醫療資訊室(Drug Information)藥劑師荒神寬治的老婆,除了抉擇待在醫院或居家醫療之外,家人陪癌末病人走過人生最後旅途的劇情也描繪得很感人。
  2. 病友的互相支持:在第一集裡兩位罹患I型糖尿病 (遺傳性糖尿病)青少女的互相支持、打氣。畢竟有些事情還是只有「同病者」才能「同感」。
  3. 術業有專攻:醫生雖然很厲害,但不見得有空去了解每顆藥的特性與副作用。劇中就有一位醫生生病後自己決定服的藥,而導致「疑似失智」的副作用。
  4. 臨床藥物試驗:啊,就是有些新藥在臨床階段需要有人體實驗判斷療效與副作用。在劇中就有兩集的劇情涉及臨床藥物試驗,其中一集沒有接受藥物試驗,另外一集則是有。可是事後回想,如果沒接受藥物試驗的那一集做了不同的選擇究竟會如何?
  5. 生理痛:ㄟ~有的痛起來會痛死人 (當然我是沒經驗啦)。這一集葵綠的小師妹去追蹤病人的IG,結果發現病人服用的健康食品可能會影響藥效,還有就是生活作息要正常
  6. 產後憂鬱症導致過量服藥、藥物成癮的那集也很感人。

最後一集搞了個低級的懸疑,害觀眾心跳得半天高,不過最後的結局是好的。至於葵綠和帶她入門的師父瀨野章吾兩人間若有若無的情愫,就得看有沒有第二季了(應該比葵綠和小野塚綾藥師配好吧?ㄟ,我一直覺得有在別的戲看過小野塚綾)。

看完整齣劇雖然很感動,還是對臺灣的醫院藥師有些疑問 (不知道日本和臺灣的藥師制度是否有不同)?例如:臺灣醫院裡的藥師會對病人進行用藥指導嗎?會向醫生提出疑義照會嗎?

最後:追石原聰美的劇總會看到其他可愛配角,例如乃木板46的西野七瀨和本田翼。

2020年10月12日 星期一

重入棒球場的碎碎念

這是N年前拍的,我已經想不起在哪裡拍的了。沒去找出這張相片拍攝的位置(沒認真去找相片的metadata)。雖然很有可能是臺中洲際棒球場(線索是有二層,然後右上角那藍色座位席和擋牆的確很像洲際棒球場)。

2020/10/10晚上應該是N年後再次到臺中洲際棒球場看中華職棒。
可惜了... 場景雖依舊,人事已全非。兄弟象只認得張志豪、周思齊,統一獅只認得陳鏞基、高國慶。
N年前和老婆總會一年去看個幾次中華職棒,因為老婆是興農牛球迷(不見了),所以即使和兄弟象對戰,我還是坐在興農牛的那邊。只要不是跟兄弟象打,我這偽牛迷還幫興農牛加油得蠻起勁的。那時候至少還有陽建福、火哥在嘛,幫他們加油也是很值得的。
然後某一年,因為中華職棒轉播權的緣故,在有線電視臺的轉播搞得四分五裂。在那之前,還蠻常18:30就轉到體育台,雖然沒看完,但東轉轉西轉轉還是會轉到中華職棒的。在那之後,很少轉電視會轉去看中華職棒了。然後,就是N年的沒進場看中華職棒。
昨天晚上應該是N年後再次到臺中洲際棒球場看中華職棒。感覺?沒Fu呢!無法融入球場。再加上某年LA New (呃,也不見了)在桃園棒球場搞全主場,內野全部都是地主隊的啦啦隊...。像昨天,統一獅的啦啦隊只能擠到左外野一隅,沒有那種啦啦隊對抗的氣氛,更不用說...
啊~係啦~
真的很沒有感覺耶!
然後,明年味全龍重出江湖。請問,我可以喝林鳳營牛奶了嗎?(來亂的)


 

2020年10月9日 星期五

完全是胡言亂語的閱讀雜談:電子書與紙本書

 

會不會有不再展示書櫃的一天?

前兩天《書香遠傳》雜誌的主編安排了一場我和其他兩位神人的訪談,一位是Readmoo讀墨龐文真執行長,另一位是聯經出版社凃豐恩總編輯。訪談據說會出現在某一期的《書香遠傳》(廢話),我這篇部落格文章完全是從老古板閱讀人的角度出發,和那天的訪談有點關係又沒那麼大的關係。

單純是談電子書與紙本書。

那一天,跟著龐執行長說的「(紙本)書籍本身就是一項科技對閱讀的影響。」,我則是延伸說,從古人在石壁上留下紀錄,書寫在石碑、竹簡、莎草紙,一直到蔡倫造紙、古騰堡發明活版印刷術...等等等,這些都是科技對載具的突破,但有價值的是「知識內涵」。

中間... 談到了一點點閱讀量...  我說大學圖書館紙本書的閱讀量是下滑的,但電子期刊與電子書的使用量則是提升的。國家圖書館發布的〈108年臺灣閱讀風貌及全民閱讀力年度報告〉顯示出公共圖書館的借閱量與借閱人口數是提升的。Readmoo上看到的閱讀量也是增加的。

或許閱讀量和出版社的業績不一定成正比。

至於所謂的出版社業績究竟是只指紙本書的銷售額,或是紙本書 + 電子書?據說好像會分散在不同的營業項目下,這我沒研究就不敢亂說了。

對於喜愛閱讀、又勇於嘗試新載具的朋友們,電子書的確是個不錯的選擇,畢竟一個電子書載具(不管是平板、手機或閱讀器)說不定就可以容納我家書櫃裡所有的書;全文檢索也很容易查找到資訊 (例如李白曾創作哪些跟酒、悲春傷秋有關的詩)。對我而言,我還沒到達用電子書閱讀器產生「心流(flow)」的境界,這應該是我還沒能完全轉移到電子書的主要原因吧!注意:我說的是電子書閱讀器,而不是平板、手機喔,平板和手機…傷眼又更容易讓人分心了。

以前我用電子書閱讀器看的電子書,主要是非文學小說,跟財經、企管、養生比較有關的,例如:《一次看懂小數據》這類的。在高鐵或捷運通勤時看最好,因為可以一個篇章一個篇章地看,沒進入「心流」也無妨。


圖片來源:博客來網路書店
圖片來源:博客來網路書店

文學、小說類的,則以好讀上面下載的倪匡科幻小說為主,同樣地,輕鬆讀,沒進入「心流(flow)」也無妨。最近嘗試著看小泉八雲的《怪談》,我想也可以從頭看到尾,只是這還是本短篇小說,可以一篇篇看。
圖片來源:博客來網路書店


最近何飛鵬先生說了句「電子書定價過高」,然後被媒體誤植為「紙本書定價過高」,結果引發了一番熱烈的討論:這裡是前衛出版社鄭清鴻先生的一篇文章

其實,今天明明是假日,我還在這裡胡言亂語的原因,就是昨天晚上想:「好吧,我要來努力地進入電子書閱讀的天地!」然後就進入了幾個B to C的電子書平臺,包含:博客來、讀墨、華藝、凌網,看看電子書的定價,ㄟ,還真的跟紙本書的價格差異不大。若不談閱讀經驗與心流,光就這價格差異不大來想,電子書的好處,就成了:重量輕、家裡不用有大書櫃了 (說起這坪效,電子書可是大大地領先紙本書。By the way,這坪效的概念是龐執行長說的)。

雖然電子書看似和紙本書有互補的效果,但實際來說,二者還是有排擠效應的。大多數人買了電子書、應該就不會去買紙本書了,反之亦然。所以我也可以理解,出版社不願意將電子書的價格訂得太低,因為如此一來,不但影響紙本書銷售,電子書+紙本書的總營收可能會跟著下降,除非在電子書價格較為低廉的情形下願意買電子書的人口大幅提升。

只是如此一來,對我而言,去買電子書的誘因就不會太大了。畢竟都買電子書,就沒辦法呈現我家書櫃汗牛充棟的景象了呀,哈哈哈。但說實話,如果價格差不多,我寧願選擇對我目前而言較容易進入「心流」狀態的紙本書。

另外,我還有一個我可能知道答案的疑問,就是在R平臺上買的電子書,應該沒法在H電子書閱讀器上看,反之亦然對吧?因為DRM的緣故。

就說我是老古板閱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