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隔3小時進食250公克的食物
- 禁喝含糖飲料
- 按時吃正餐
- 不要告訴別人你在減肥
2011年4月25日 星期一
2011年4月23日 星期六
Libraries in 2013 (DCMS's vision)
- 任何想要找書的人一定可以從圖書館找到他要的書,不論這本書是不是還在出版。
- 歡迎所有嬰幼兒和新手父母在嬰兒出生當年就擁有借書證,開啟早年閱讀之窗。
- 歡迎所有學童加入家庭作業俱樂部、參與暑期活動,以及加入讀書會。
- 給予弱勢、偏鄉地區(Sure Start area)的家庭在閱讀方面密集的協助。
- 提供個人化且密集的協助給所有想獲得成人基礎技能(adult basic skills)的民眾。
- 公共圖書館的讀者可取用高等教育機構的藏書。
- 任何想獲得學習和訓練的民眾皆可在圖書館找到適當的課程。
- 任何社區組織皆可在圖書館獲得建立與管理線上社區網站的協助。
- 任何民眾皆可透過圖書館以線上方式取得政府服務、對話與諮詢。
- 藉由國家層級的線上服務,任何民眾可向圖書館請求資訊服務。
- 民眾可在館內或藉由圖書館的外展計畫取用圖書館所提供的各項服務。
現代(公共)圖書館的使命
現代公共圖書館的使命應基於以下四要素:
資料來源:DCMS Framework for the Future (Library, Learning and Information in the Next Decade)。
- 漸進(evolution):基於長久以來所塑造之促進閱讀、非正規學習(informal learning),以及自助(self-help)的圖書館獨特形象。圖書館的新角色與新服務應植基於其傳統的核心技能。
- 公共價值(public value):聚焦於公共介入(public intervention)能產生大量附帶利益(spin-off benefits)的領域,如成人素養(adult literacy)與學齡前的學習(pre-school learning)。
- 獨特性(distinctiveness):植基於圖書館開放、素淨、中立與自助的文化;無需重複其他公私立(文化)機構的服務;固守獨特強項但需與其他公私立機構結盟,以收其 1+1 > 2 之綜效。
- 國家級的視野、在地化的服務(local interpretations of national programmes)。
- 促進閱讀與非正規學習(The promotion of reading and informal learning)
- 閱讀起步走
- 寒暑假閱讀挑戰
- 課後學習支持
- 數位技能與服務的取用(Access to digital skills and services including e-government)
- 提供政府資訊、服務的取用
- 建立地區性服務的新鏈結
- 線上資訊服務,例如線上社群、線上學習、線上活動
- 內容創製,例如地區歷史、地理、口述歷史
- 解決社會排擠、建立社區認同與發展公民素養 (Measures to tackle social exclusion, build community identity and develop citizenship)
- 保持與社區所有民眾需求的相關度
- 尋找、了解、服務非使用者,將潛在使用者變為實際使用者
資料來源:DCMS Framework for the Future (Library, Learning and Information in the Next Decade)。
重塑(公共)圖書館新形象的關鍵
- 無靈丹妙藥,要符合地方需求。
- 有活力的館員、樂於語讀者溝通、謀求結盟夥伴,還要有錢。
- 透過研究與密切接觸,瞭解讀者與非讀者的需求。
- 與教育、學習、休閒、健康、電子化政府等異業結盟,組成跨域服務團隊。
- 座落於方便的地點,開放時間與讀者需求相符。
- 成功的圖書館應透過外觀與感覺(Look and Feel)、形象、外展計畫(outreach)等方式將其使命傳達給讀者。需要塑造成為開放、友善的處所。這也是為圖書館要設何咖啡廳、洗手間、親子與青少年專區的原因。
- 站在過去圖書館巨人的肩膀,開創未來圖書館巨人的服務。
- 圖書館並非獨立存在的個體。圖書館愈能顯示其與終身學習、社會凝聚力...等社會目標知關聯,則愈能獲得支持。
- 弭平(數位)資訊落差。
圖書館4S
- Space (空間):提供素淨、中立、友好的社區空間,做為會議、展演、陳列、閱讀與對話的處所,並支持積極公民權(active citizenship)。
- Stock (館藏):提供多元、多類型、多媒體型態的館藏。
- Service (服務):除了借還書之外,提供多元加值服務,涵蓋家庭作業支援、終身學習、ICT訓練、閱讀起步走(BookStart)。甚至可以為中小企業、懲教機構、學校、安親班、安養院等提供資訊服務。
- Staff (館員):以上3S,若無優質的館員,則皆如空談。
DCMS means "Department for Culture, Media and Sport"
2011年4月22日 星期五
西雅圖公共圖書館2011-2015策略規劃 (My Library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Strategic Plan 2011-2015)
- Goal 1: 加強市民對閱讀、個人成長與學習的熱誠
- 建立以書為中心的社群
- 重新想像圖書館扮演推介讀者新書與幫助讀者選擇下一本書的角色
- 提供更多管道,讓讀者能參與有關書和文化的對談
- 增強圖書館對青少年教育的貢獻
- 提供青少年關鍵性的早期學習經驗
- 確保每位老師與學校管理者知曉圖書館對提供學生家庭作業的協助與取用科技和多元化館藏的能力
- 藉由與教育者合作發展支援學校課程的資源
- 做為免費而高品質之教育及課程的來源,以支持個人成長
- 確保市民具備尋找、評估與使用資訊的技巧
- 與公私立及非營業的夥伴合作建立學習機會,以最佳化的方式運用圖書館與社區資源
- 發展跨世代活動,激勵跨世代與跨文化地分享經驗與想法
- 擴展成人訓練與活動,吸引年輕人與樂齡族群參加
- 將學習融入日常生活
- 塑造圖書館成為取得有助於克服普遍生活挑戰(如子女教養、個人財務、教育、健康等)之資源的首選
- 建立館員、個人與組織間的平台,用以交換對社區感興趣之主題的知識
- 將圖書館轉化為一個任何人可以實驗新科技的學習實驗室
- Goal 2: 擴展市民對資訊、構想、故事的取用
- 積極提供提供數位資源
- 建立全國首屈一指的完整數位館藏
- 與數位出版者談判,使受歡迎的數位媒體能容易為讀者所取用
- 建立領導地位,發展最佳方式長期保存舊有格式的館藏
- 發展符合市民需求及期望的相關館藏
- 發展新而優的方式來傾聽市民對館藏的期望
- 建立與收藏具獨創性、未出版的地域性館藏,例如社區活動與口述歷史的podcast
- 推動改善資訊取用與傳遞的新服務模式
- 以最先進的技術建立變於使用的網站與館藏查詢系統
- 重新創造圖書館聯結資訊搜尋者與館員及資源的方式
- 為殘障人士提供圖書館館藏的完整取用
- 試行新方法來展示、組織及遞交根據使用者回應與最佳實務所建置的館藏
- 實施諸如隨選列印工作站或自動借書站等創新服務
- Goal 3: 孕育有特色與生氣勃勃的社區
- 讀者在哪裡,圖書館資源就在哪裡
- 建立系統化的外展(outreach)計畫,確保館員知悉且參與社區生活
- 運用線上社群聯繫潛在讀者
- 塑造圖書館成為市民的焦點與資源中心
- 成為市民對重要議題發生與對話的場所
- 成為最佳且正確之政府服務資訊的一站購足(one-stop)處所
- 吸納青少年的意見,塑造青少年的動態服務、空間與活動
- 發展與新移民相關的館藏、服務
- 調整空間與服務以支持城市生氣勃勃的鄰近地區
- 賦予館員可以提供社區活動完整且最新資訊的職責
- 發展反映地方特性與需求的資源、服務、與館員
- 重新塑造相關政策與辦法,以使讀者能充分使用電腦、會議室與研究區(study areas)
- 運用創新空間規劃,使圖書館建置能彈性動態調整
- 對志工賦予創新的服務工作
- Goal 4: 建立夥伴機制以對市民生活有所改變
- 發展系統化的結盟方法,以最佳利用圖書館與夥伴的資源
- 發展結盟計畫,以建立深思熟慮的聯結並提供嶄新且令人興奮的讀者服務
- 確認且複製成功的結盟方案,使更多讀者能因結盟而獲利
- 主動尋求支援市府機構、服務提供者與文化團體的工作,並提供客製化的資訊
- 與政府機構與社區團體建立夥伴關係,嘉惠市民
- 與夥伴共同合作提供高需求的公共服務 (如稅務服務、健康照護的政策資訊)
- 成為鄰里聚會的首選處所
- 與具有促進社會福利與文化涵養之使命的團體共同舉辦腦力激盪的聚會,以做為改善城市的催化劑
- Goal 5: 培養組織的創新文化
- 建立館員與機構的創新能力
- 藉由跨組合作與工作小組,整合館藏、服務、活動
- 主動進行可提供更好之讀者服務的實驗,對於成功的先導計畫能廣泛且長期的施行
- 訓練所有館員成為圖書館資源與服務的有效宣傳者
- 建立具備科技知能的環境,使所有館員能隨資訊服務的發展與時俱進
- 運用嚴謹的分析以提供正向的讀者經驗
- 提升收集、分析與分享讀者統計、讀者回饋、人口與市場研究的工具,以支援決策制定
- 建立與館員及大眾溝通的有效管道,以分享經驗及改善服務的構想
- 發展館員辨識與追蹤城市生活趨勢的專業知能,使圖書館能隨著不斷發展的社區需要和關注進行資源配置
- 彈性的變動管理
- 適應或試行對圖書館服務讀者的方法有革命性變革的服務模式
- 常態地對服務策略及人力配置模式進行評估,確保圖書館能符合社區需要 (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 傳達與歌頌成果 (不要錦衣夜行)
- 定期將策略計畫的施行現況傳達給大眾、上級單位、諮詢委員會議等
- 對館員與社區民眾歌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