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9日 星期三

2010年全球圖書館自動化與數位化發展


2010年全球圖書館自動化與數位化發展主要有資料發現工具(discovery tool) 、開放原始碼(open source)、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等三大趨勢(Breeding, 2011),綜述如下。

(一) 資料發現工具

資料發現工具企圖突破傳統館藏查詢系統及電子資源的疆域,希望在單一系統內即可查詢實體與數位館藏,並提供電子全文層級(article level)的檢索。資料發現工具雖然某種程度有電子資源整合查詢系統(federated search)的精神在,但卻採用了不同的作法。電子資源整合查詢系統於使用者檢索時即時、分散式連線至各電子資源進行查詢,並將各電子資源回傳的檢索結果予以彙整。電子全文的連結則主要依賴符合OpenURL標準的智慧型鏈結(smart linking)機制。使用者對電子資源整合查詢系統主要的抱怨包含:分散式查詢導致系統回應時間過長、去除來自多個電子資源之重複查詢結果(de-duplication)的效果不佳、相關排序(relevance ranking)不夠準確等。

不同於電子資源整合查詢系統,資料發現工具多採取在系統內建立統一索引(consolidated or unified index)的機制,此統一索引包含了圖書館本身的書目資料、機構典藏及數位典藏等自建系統的後設資料(metadata),以及圖書館所訂購電子資源的後設資料等,使用者查詢時直接在系統內進行檢索、去除重複,以及相關排序等動作,因此可減少或避免如同電子資源整合查詢系統的問題。

資料發現工具成功與否的關鍵之一,就在於提供資料發現工具的廠商和電子資源廠商間的合縱連橫,愈能完整取得電子資源的後設資料以納入統一索引者,愈能獲得圖書館的青睞。目前發展資料發現工具的廠商主要有兩大類:(1) 原本就是電子資源廠商或聚合商(aggregator),由於本身即擁有大量電子資源的後設資料,故而在先天上即佔有優勢,然而相對地易招到競爭者的抵制;(2) 原本是自動化系統廠商,雖無先天上的優勢,但其較為中立的立場,可能會有較多電子資源廠商願意合作。

綜合而言,評估資料發現工具的指標包含(Luther & Kelly, 2011):

  1. 內容:收錄內容的深度與廣度、後設資料的豐富性與一致性、內容更新的頻率、納入圖書館書目資料與自建系統後設資料的容易程度。
  2. 檢索:簡單而易用的檢索介面、檢索結果的品質(如相關排序的準確程度)、檢索與相關排序的設定可否客製化、是否提供分群(clustering)與層面分析(faceted analysis)等檢索結果導航機制、與機構現存系統的整合性(如可否與入口網站、數位學習平台整合)、是否支援新的使用環境(如行動載具介面)。
  3. 與圖書館需求符合的程度:系統導入的容易程度、與現有軟體和內容的相容性、廠商對顧客需求與問題的回應速度、廠商對系統的中長程開發計畫、廠商整體評價。
  4. 價格:系統購置與維護的價格。


(二) 開放原始碼

金融海嘯導致許多圖書館延緩更換自動化系統的規劃,抑或採用開放原始碼的自動化系統。Koha與Evergreen是目前發展較為成熟的開放原始碼圖書館自動化系統,在過去一年分別有多所歐美圖書館放棄原有的自動化系統而擁抱Koha或Evergreen,而以導入、維護、客製化Koha與Evergreen為主要業務的商業公司亦有所成長。為因應開放原始碼自動化系統帶來的威脅,自動化系統廠商則紛紛開放應用程式介面API或Web Services,讓圖書館得以自行發展加值應用。

(三) 雲端運算

2010年可謂雲端運算大放異彩的一年。奠基於虛擬化技術(virtualization),雲端運算利用了網際網路技術和網路服務(Web services)提供可擴展(scalable)與富彈性(elastic)的運算能力。雲端運算包含了軟體即服務(Software as a Service, SaaS)、平台即服務(Platform as a Service, PaaS)、基礎建設即服務(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IaaS)等三種類型,又可分為公有雲(Public Cloud)、私有雲(Private Cloud)、混合雲(Hybrid Cloud)等三種佈署模式。三種類型在圖書館界的應用範例如下(Kroski, 2009):

  1. 基礎建設即服務:(1) OhioLINK圖書館聯盟使用Amazon的IaaS服務託管一小部分它們的數位公共資源;(2) 哥倫比亞區公共圖書館 (District of Columbia Public Library)使用Amazon的Elastic Compute Cloud (EC2)服務託管它們的網站,它們也在使用Amazon的Simple Storage Service (S3)服務,備份圖書館自動化系統。
  2. 平台即服務:科羅拉多州甘尼森的西部州立大學(Western State College in Gunnison, Colorado)運用Google‘s App Engine提供其ELibrary服務(http://www.western.edu/academics/library/e-library.html),還把兩個Microsoft Access的資料庫(期刊流通管理和政府出版物管理)改用Google’s App Engine開發。
  3. 軟體即服務:有愈來愈多的圖書館使用Google Docs做為問卷調查的工具、以Google Calendar為圖書館的培訓和會議排程,並使用Google Analytics分析網站、館藏查詢系統和部落格的使用情況。除此之外,許多新興的服務(如資料發現工具)逐漸採用軟體即服務的模式運作,讓圖書館得以減輕其購置硬體與管理系統的負擔。


參考文獻
Breeding, M. (2011).  Automation marketplace 2011: The New Frontier: The battle intensifies to win hearts, minds, and tech dollars. Library Journal, 136(6). Retrieved from
http://www.libraryjournal.com/lj/home/889533-264/automation_marketplace_2011_the_new.html.csp.

Kroski, E. (2009). Library Cloud Atlas: A Guide to Cloud Computing and Storage. Library Journal. Retrieved from
http://www.libraryjournal.com/article/CA6695772.html.

Luther, J. & Kelly, M. C. (2011). The Next Generation of Discovery. Library Journal, 136(5), 66-71. Retrieved from
http://www.libraryjournal.com/lj/home/889250-264/the_next_generation_of_discovery.html.csp

0 意見:

張貼留言